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在他身后,沈夫人,沈自陶、沈自谦并沈希微亦都一起跪地磕头。
      沈桐安眼圈泛红,“好,好,回来就好。远儿,来,我泡了你最爱喝的铁观音,你尝一尝,是不是还是从前的味道。”
      “致远媳妇,你也起来。”
      “孩子们也都起来,这个是希微吧,真是个漂亮孩子,白瓷娃娃一般。”
      沈自谦牵着沈希微的手站起身来,他这一路不是将她抱在怀里,便是挽了手领在身边,沈希微想三哥这是怕她蓦然到了陌生的地方害怕呢。
      只是三哥不知道,她曾在这里住了六年,便是闭上眼,她都能随心走到想去的地方。
      沈希微低下头,不想被三哥看到脸上的那分落寞。
      沈致远接过小厮递上的那杯父亲亲手冲泡的铁观音,汤色清透,气味醇正,入口舌头生津,香气持久。
      “怎样,可是好茶?”
      沈致远放下茶杯,对父亲笑道:“父亲,儿子以为,茶无好坏,适口为宜。”
      沈桐安那双本已昏花的老眼突然迸射出逼人的光彩,沈致远仍坐的笔直,下首的沈夫人却紧张了起来。
      沈希微发觉三哥亦有些紧张,她甚至摸到他手心里新出了一层汗。
      “茶无好坏,适口为宜,如此说,你还是认为自己没有错了?”
      “儿子一心为公,对朝庭,对百姓,半点不敢藏私,亦不惜此身。至于对错,后世自有人评断。”
      沈桐安“嗯”了一声,点了点头,说道:“你既然心中有了决断,我便不再多言,只是你日后行事,需记得今日所言,一心为公,不藏私,不惜身。”
      沈致远肃然道:“是。”
      沈夫人听得此言,心神皆是一松,暗道:“父亲果然是老了,若是从前,哪里这样容易便能揭的过去。”
      “致远媳妇,你带着孩子们去后院你母亲处罢,她这几日老念叨着你们。”
      沈夫人忍着泪道:“是,儿媳不孝,让父亲、母亲跟着劳心伤神……”
      沈桐安摆摆手,“世上伤心无限事,没有这一桩也有那一桩,你去罢,益哥儿、谦哥儿给你们祖母问过安便回来,你们大哥只怕一会儿就到……”
      沈夫人有心想留下看一眼大儿子,但见沈桐安那双眼睛看过来,其中满含威压,心中不知怎么就莫名发慌,于是福了一福,便领着儿女退了下去。
      四人跟着仆妇转长廊入后院,不一时便到了老太爷老太太所居的二进院。
      门口立着的婆子远远瞧见影子便一叠声向内通报,“来了,来了,快请大太太、二太太过来罢。”
      大太太陈氏并二太太毛氏一齐迎了出来,远远地,陈氏便掏出小手巾儿擦眼泪,口中说道:“你瞧,这是怎么说呢,咱们自得了三弟回京的信儿,便日盼夜盼,数星星数月亮,原是算着从海州过来慢些走也不过十余日,谁想竟是等了月余,不过总算赶在年根儿前到了……”
      沈夫人脚下的步子慢了下,“大嫂、二嫂安好,这路上的事儿……不如我先拜见了母亲,再与你们细说。”
      二太太毛氏道:“正是这个理儿,老太太日念夜念,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
      沈夫人又要三个儿女向大伯母、二伯母见礼。
      毛氏见沈希微生得白白净净,粉妆玉琢惹人疼爱,便伸手接过自己抱在怀里,“哟,看着小小的人儿,这一上手还挺沉。”
      沈自谦笑道:“正要告诉二伯母小心呢。”
      “瞧你这孩子,有这样说自个儿的妹妹的么。”毛氏推开沈自谦,“不用你,我抱得动。你和老六快给老太太请了安去前院吧,这会儿你伯伯兄弟们也都要到了。”
      毛氏说完又叹道:“老天爷,这下咱们一家子可又团圆了。”
      待到进了屋中,拜见了嫡母苏老太太,又是省不了再诉一番离别后的伤情。
      苏老太太抹着眼泪,“我素来便说你是个好样的,这番若不是你跟着远儿去海州,他一个男人,虽说短不了吃穿用度,可饮食起卧再如何精心也比不上你亲自安排打理,只是苦了你……”
      沈夫人徐氏道:“老太太怎么说这话,妻子服侍丈夫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儿媳只觉得欢喜,哪里会苦。”
      苏老太太又拉着两个孙子哭上一阵,陈氏在一旁道:“好了我的老太太,您的眼睛都肿起来了,莫再哭了。”
      陈氏转向两个侄儿道:“你们也好生劝劝祖母,然后便过去你祖父那里罢。”
      苏老太太道:“他们爷们都在前面?那你们去罢,老头子难得愿意热闹,你们去陪着祖父乐呵,左右是回来了,我这里孝顺也不差这一时。”
      沈自陶和沈自谦便恭恭敬敬的作了一个揖,告退出门。
      毛氏抱着沈希微近前,“老太太,您瞧瞧,我这儿还有个小小的玉人呢。”

12.回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