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北平地下党员了,到二十九军学生训练团参训,就是为了日后开展敌后游击战做准备。
1936年的华北,局势已经相当严重了。宋哲元还在艰难地左右平衡着。他的这种模糊暧昧的态度使日本人大为光火,当初日本人同意二十九军留在平津地区,是认为宋哲元一定能上自己的船。可是近一年的时间里,宋哲元没有让日本人满意的表现。所以日本的策略已经由怂恿、支持宋哲元在华北搞自治,转为驱逐二十九军出华北,或消灭二十九军。针对二十九军的挑衅行为越来越严重。
此时北平的东西北三面已经全面控制在日军手中,只有南面还在二十九军手中。当时二十九军的部署是:刘汝明的143师驻张家口,张志忠的38师驻天津,冯治安的37师驻北平至保定一线,二十九军军部驻南苑,赵登禹的132师驻河间、任丘一带为战略预备队。
这种以143师、38师为两翼,37师居中,132师为预备队的布局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日军进攻北平,会招到两翼的夹击,如果进攻两翼的任何一翼,都会受到正面打击和侧击。但是实现这种战略意图的前提就是有打的决心。刘伯承说过“五行不定输个干干净净”,后来七七事变时,宋哲元就是没有迅速下打的决心,还想打、还想妥协,“五行不定”,以至于贻误战机,导致了二十九军的溃败。
经过几年实战锻炼的大虎,在任教官时又啃了几本军事著作,对当下的局势非常担忧。他感觉和日本一战的时间不会太远,于是利用带学兵搞演习的机会,将南苑周边的地形进行了全面的勘察。并且从日军的角度对如何进攻南苑进行了判断。在他看来,日军肯定会攻击南苑。因为南苑是北平的南大门,一旦日军将这扇大门关上,北平就唾手可得了。而且南苑还是军部所在地,是指挥枢纽,自然是首选的攻击目标。
一天练拳的时候,徐燕南问大虎:“北平会不会成为战场?”大虎肯定的说:“会”徐燕南又问:“你分析二十九军能不能打得赢?”大虎想了一会说:“打仗和搏击一样,首先要有敢打必胜的信心,最忌犹豫不决。如果宋军长总是这样摇摆不定,我看败的可能性更大。”
徐燕南沉默了一会又问:“如果一旦打起来,你怎么办?”大虎有些不懂,看了徐燕南一眼,没有说话。徐燕南见大虎没听懂,又问:“如果二十九军打败了,你怎么办?还跟着往南逃?”这句话有点刺激大虎了。大虎最恨逃跑的没种人。他一笑说:“大丈夫自当战死沙场,精忠报国。我不会跑。”徐燕南想了想道:“作为军人有敢于战死沙场的决心是对的,但是不应该做无谓的牺牲。留得有用之身,才能更好的杀敌报国。你好好想想。”
大虎以前真没想过打败了怎么办?所以很久以来一直感到很压抑,很苦闷。听徐燕南这么一说,好像走夜路的人忽然看到前面有灯光一样,顿时看到了希望。徐燕南看大虎有些领悟,又说:“如果你们都走了,老百姓怎么办?你看东北的义勇军,谁敢说他们不是英雄?如果我们全国民众都起来抗日,日本有多少人也不够我们收拾的。”
大虎用钦佩的目光看着徐燕南心里想:“大学生就是有文化,见多识广啊。”徐燕南微微一笑道:“你知道什么叫未雨绸缪吗?”大虎摇了摇头。徐燕南说:“未雨绸缪就是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先修补好房屋门窗的意思。也就是任何事情都要事先做好准备,免得事急忙乱。”大虎听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第五十章 重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