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八章 有苦难言的宋哲元[1/2页]

尘封的勋章 新世纪流星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34年10月27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参谋川口清健、外务书记生池田克已一行八人由张家口到多伦,途经张北县南门时,一三二师哨兵和保安队员令其停车接受检查。根据日本张家口领事馆和察哈尔省政府的约定,凡日本人进入察省地区,须持有加盖察哈尔省政府印信的日本张家口领事馆的护照方可通行。但是川口清健一行没有张家口日本领事馆的护照,所以被拒之门外。双方僵持了四十多分钟,后日军写信给张北县公安局,公安局派人赶赴现场才得以放行。10月29日日本驻张家口领事馆代领事桥本康正向一三二师提出抗议,10月30日又向宋哲元提出抗议,宋哲元命赵登禹师长向日方道歉。中国政府也许诺日本人在察哈尔省可以自由出入,事情方平息下来。这就是第一次张北事件。
      1935年1月15日,驻守乌泥河、长梁等村的二十九军又和伪满自卫团发生冲突,将四十余名伪自卫团官兵缴械。日本关东军借口二十九军侵犯了“满洲国”境,将承德谷寿夫旅团调到热察交界地区并进攻察东独石口,制造了察东事件。1935年5月31日,日军又制造借口挑起了第二次张北事件,要求将宋哲元二十九军所部调出察哈尔省。
      宋哲元曾是冯玉祥的五虎上将之一,是个著名的反蒋人士。蒋介石一直想找机会收拾他。但是由于二十九军抗战有功,蒋介石非但没找到收拾他的机会,还不得不给他扩编了一个师以示嘉奖。1935年国民政府正在执行对日妥协政策,二十九军经常和日军发生冲突令国民党北平军分会委员长何应钦非常恼火,他向南京建议:调宋哲元二十九军去江西“剿共”。1935年6月29日,宋哲元被免去察哈尔省主席职务,部队调出察哈尔省。借的手消灭异己是蒋介石惯用手法,宋哲元知道靠国民党的支持与保护已经不可能了,要想保住自己的地盘和军队只有取得日本人的谅解了。被免职的宋哲元宣布去天津养病。天津是日本华北驻屯军的大本营,宋哲元去养什么病?自然是心病。
      讲二十九军能够留在平津地区,而且不断壮大,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萧振灜。萧振灜是吉林扶余人,最初只是在家乡做些买空卖空的勾当,后因亏空太大还不起债,跑到关内依附于在西北军中做高官的门致中、石友三门下。由于门致中、石友三的推荐,民国十三年当上了临河设治局局长。民国十五年西北军被直奉联军打败后,随门致中到过苏联西伯利亚。宋哲元任陕西省主席时,他当过西安市市长。中原大战西北军战败后,是他到北平张学良处四处活动,使张学良同意任命宋哲元为军长编组西北军残余部队的。二十九军是战败之军,所以在山西的时候,粮弹全无,非常拮据。又是萧振灜出面走国民政府孔祥熙的路子,在蒋介石那里为二十九军要来了几万元补助费,解了二十九军燃眉之急。
      萧振灜极善于揣摩他人心理,颇有苏秦、张仪之风范。他知道历次华北反蒋活动都是阎锡山操纵其间,蒋介石最恨阎锡山。而且阎锡山闭关自守,蒋介石的中央军开不进去。于是他首先替宋哲元表示对蒋介石的忠诚,说明西北军和阎锡山是世仇,然后向蒋介石献计:由宋哲元以阳泉做根据地,监视阎锡山。最善于玩弄过诡计、借刀杀人的蒋介石听后对他大加赏识,立刻写条子拨给二十九军五十万元经费,并表示增加二十九军每月的军饷。就是萧振灜的左右逢源,二十九军才得走出困境一天天发展起来。
      宋哲元到天津后,就命萧振灜去和日军接触,希望得到日军谅解。此刻萧振灜的身份是北平军分会委员,正想谋求北平或天津市长位置。如果二十九军调走,对他极为不利。萧振灜立刻通过陈觉生和日本华北驻屯军参谋长酒井、关东军天津特务机关长土肥原搭上了关系,说“此前相见以兵,彼此均系执行国家任务,现即签约言和,自当尽释前嫌,化敌为友。”
      长城抗战中,二十九军表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使日军每次想起都会为之胆寒。如今这样的强敌居然愿意和自

第四十八章 有苦难言的宋哲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