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章 下克上[1/2页]

尘封的勋章 新世纪流星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下克上”可以说是日本的专有名词。日本战国时代就被称为“下克上”时代。所谓“下克上”是指下级代替上级、家臣篡夺家主、家臣消灭家主的现象。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日军中,频繁出现“下克上”现象,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当中。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虎石立守备队第三中队在河本中尉的指挥下,炸毁了奉天北面75公里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上的一小段铁轨,然后诬陷是东北军所为,日本关东军随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张学良“不许抵抗”的命令下,日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占领了东北大部。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很难相信,在这场震惊中外的事变中,日军的调动和进攻这些本该由参谋总长和陆军大臣行使的职权竟是由日军中一个大佐和一个中佐来完成的,参谋总长、陆军大臣都成了木偶人。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日军中频繁发生“下克上”,是有深层原因的。二战时期,日本军队自称“大日本皇军”崇尚武士道精神,所以谈日本军队中的“下克上”就绕不开日本的裕仁天皇。
      裕仁天皇1901年出生,1989年去世,深的祖父明治天皇的宠爱。明治天皇就是那位锐意改革,实行明治维新,带领日本由封建社会迈入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天皇,他在位期间是近代日本改革最为显著的时期,日本实现了社会、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发展,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转变,走上、称霸世界的道路。裕仁天皇出生刚刚70多天,就被寄养在了海军中将川村纯义的家里长达四年。6岁的时候,裕仁进入了“皇室”学习院,而他的院长则是日俄战争中的“肉弹将军”乃木希典陆军大将。明治天皇亲自指示乃木要努力将裕仁培养为“质实刚健”之辈。乃木希典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曾率部攻占旅顺大连,还攻占了台湾。裕仁天皇自幼对乃木希典极为尊敬,总是称其为“院长阁下”,1912年明治天皇病逝后乃木希典剖腹自杀为明治天皇殉葬,是武士道典型代表。
      在他临死之前,向裕仁赠送了《中朝事实》和《日本帝国史》两本书,此时的裕仁还是个孩子,是一个皇太子。
      《中朝事实》是日本江户前期学者、儒学家、兵法家山鹿素行写的一部书,书中的“中朝”既不是指中国和朝鲜,也不是指中国的朝代更迭。这个“中朝”的意思是说日本才是世界的中心!他从古学的观点出发,追溯了日本皇统的起源,扬言政治理想早在日本古代已经完美地实现,他一生都致力于宣扬儒教的尊王思想和神道的日本中心主义。
      时光如水,流逝的岁月带走了许许多多的

第三十章 下克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