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七章 温馨小院[1/2页]

鸡叫凤鸣 离京盼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小小的山村格外寂静。舅舅家的小院灯火通明,晚宴就设立在舅舅家的小院里,分三桌。总共二十六个人,一桌八个人,其余两桌九个人。
      郑董从延庆聘请了一名退了休的厨子给孩子们做饭。厨师姓裴,叫裴大勇,一个很风趣的老头,满面红光,声如洪钟。他喜欢孩子,申请跟八个小男孩坐在一桌。
      雨欣和七个小女孩一桌,崔二妈也加入了她们的队伍。剩下的就是舅舅和郑董以及云鹏携夫人入座,我和鑫药成为舅舅和郑董的坐上宾。
      裴师傅饭菜做得一流,人幽默的程度也是一流,大家还没有开席,老头就把八个男孩逗得笑逐颜开,不一会儿的功夫他们就混熟了,孩子们裴爷爷长裴爷爷短地叫着。
      餐桌上的酒杯都已倒满,孩子们的饮料也已经倒满。舅舅邀请郑董发言:“二建东,你来说祝酒词。”
      “二建东,还是你说吧。你是董事长,你是一把手。”郑董推脱着。
      鑫药好奇地小声问我:“他们两个都叫二建东?”
      “不单单是名字都叫二建东,他们俩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呢。”我快乐地对鑫药说。
      舅舅盛情难却,起身发言:“今天我们从遥远的贵州迎来了第一批尊贵的客人,下面我们鼓掌欢迎他们的到来。”
      大家热情地鼓掌。我打了个寒颤,不知是天凉了,还是被舅舅酸不溜丢的话给刺激的。
      舅舅接着说:“‘我和二建东有个理想,希望山区里的孩子日子过得比城里的孩子还要开心。那么怎么才能让山区里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开心呢?我要留一个悬念,谜底等到孩子们离开我们这个小村庄的前一天揭晓。现在我们大家的任务是吃好,喝好,玩好。“
      大家再次鼓掌,这一次我没有打冷颤,舅舅的话让我的身体暖暖的。
      郑董端起酒杯站起身,先是埋怨舅舅:“让你致祝酒词,你尽让大家鼓掌了?来来来,我来敬酒,为了远方来到客人,为了我们的理想早日得以实现,大家干一杯。”
      大家起身,相互碰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鑫药小声对我说:“这也太破费了,顿顿跟过年似的。明天可不能这样了,我们都不好意思了。”
      鑫药坐在我和舅舅中间,他的话舅舅听到了。
      舅舅拍着鑫药的肩膀:“就是要跟过年一样,你们的到来就是我们事业的开始,怎么能不像过年一样庆祝?史老师,你是个好小伙子,你比我们先行一步,这些孩子个个都这么懂事,这是你的功劳。你给他们传播了知识,交给他们做人的道理。“
      “舅,我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人。”鑫药也称呼舅舅为舅,“当年去山区支教也有私心,觉得吃上两三年的苦,就可以回贵阳转入正式编制。没想到我喜欢上了这些孩子,现在离不开他们了。”
      “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我们这些普通人联合起来就能做出不普通的事。让山区旧貌换新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光靠政府,政府出大力,我们自己也要出小力。要从孩子们抓起,首先得让他们的脑海中产生这种意识,读书不完全是为了考大学,留在大城市飞黄腾达,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明理,开智,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家乡的面貌。……“
      舅舅的话还没说完,邻桌孩子们的笑声震得寂静的山村都在摇晃。他们太开心了,裴爷爷的俏皮话一句接着一句。
      裴爷爷正在挖苦他的亲孙子:“整天抱着个手机玩关公战秦琼。我写了‘妹子俩字让他认,你们才他念成了什么?”
      孩子们笑呵呵地等待着裴爷爷的答案。裴爷爷说:“他竟然把“妹子”念成了‘袜子?!”
      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被裴爷爷逗得上气不接下气。
      裴爷爷继续说:“那关公战秦琼,是侯宝林在旧社会给军阀说相声,军阀逼着他那么说的。我的那个孙子,完全是自愿的。我就搞不明白,那破手机到底是什么地方把我的那个胖孙子迷成那样?一会秦始皇和朱元璋打起来了,一会宋江和杨贵妃好上了,总之,乱七八糟的,把我胖孙子的脑袋都玩糊涂了,期末考试全班倒数第六。“
      “裴爷爷,您怎么不管他呢?”一个叫苟玉的小男孩问裴大勇。
      裴大勇说:“哪敢管?电视上说,一个初中生就是因为他爸爸不让他玩手机,那个初中生就跳楼自杀了。”
      “啊……?”孩子们惊嘘。
      “不过没死成,高位截瘫,一辈子靠家人照顾。一想到那个孩子,我们就不敢管我们家的那个胖孙子了。那胖的,才三年级,睡着了,我想把他身底下的手机拿走,费了半天劲楞是没把他的身子翻过去。”
      孩子们笑。一个叫耿正扬的小男孩给裴大勇出主意:“裴爷爷,您给他讲南昌起义或者秋收起义的故事,让他转移注意力。我们三年级的时候淘气,史老师就给我们讲南昌起义的故事。”
      山里的孩子实诚,城里的小孩谁还喜欢听南昌起义的故事?电视都很少看,大部分时间用来玩手机。即使看一会儿电视也是外国大片和日本的柯南。
      裴大勇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地说:“不要说我孙子对你们说的这些故事不敢兴趣,就连我儿子一听到我说过去战争年代那些事都烦,裴爷爷总想跟儿子和孙子说说话,可我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
      “裴爷爷,我们听您说话。”一个叫裴育良的小男孩讨好裴师傅。
      “真乖,裴爷爷的孙子要是跟你们这些孩子一样该多好。唉,不说话也行,我的那个儿子和儿媳妇都已经成人了,懒得连饭都不想做,每天不是玩电脑就是玩手机,还得让我这个快七十岁的老头天天伺候他们。没法子,儿子结婚没房住,只能跟我住在一起。“
      我感觉裴师傅跟我妈同病相怜,我妈是大姨家的老妈子,裴师傅是他儿子和儿媳妇的老妈子。真应了那句老话:会干活儿的是不会干活儿的奴隶。
      假如有一天会干活儿的人罢工了这么办?姨夫家请厨子到家里做饭,裴师傅的儿子有这个经济实力吗?
      裴大勇和孩子们的对话,一直吸引着我们大家。
      舅舅回头对鑫药说:“史老师,你一个人带这些孩子一定很辛苦吧?我在电视上见过,一个民办教师是怎么哺育山村里的小孩的。每天都要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背着孩子们过缆绳桥,我当时一边看一边流泪。“
      “舅,我们学校设施还算可以,现在部分学生能住校了。很多好心人给我们捐款捐物,帮助翻盖校舍,这些孩子都是住校的。一个星期回一次家。他们跟我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
      郑董问鑫药:“孩子们的课余时间都做些什么?”
      “孩子们的业余生活比较匮乏,我除了在院子里陪孩子们踢踢足球,剩下的时间就只能让他们没完没了地看我买的那张光盘了。”鑫药回答郑董。
      舅舅问:“什么内容?”
      我插话:“《开天辟地》,我想着明天让孩子们去科技馆玩,我抽空去给他们再买一些光盘,把《井冈山》《红色摇篮》《长征》《延安颂》《解放》《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全给他们买上。”
      “夏焱,这可是件正经事,明天务必把这件事办成。史老师,这次来多住几天,让夏焱领着你们好好逛逛北京城。“郑董叮嘱我。
      “郑叔,这已经给你们舔了很多麻烦,我们打算后天就回去。”鑫药诚恳地说。
      郑董听到鑫药说后天就回去,赶忙说:“史老师,这可由不得你了,我已经给你们买上了回程的车票,北京城,十天半个月,你们只能玩一半,想转遍北京城,至少一个月。”
      今天中午住旅馆时,我跟鑫药和雨欣要身份证去办理住宿登记,顺便把他们俩的身份证号码和孩子们的姓名通过微信给郑董发了过来。郑董还真麻利,这么快就买到了车票。
      “郑叔,您买的事几号的车票?”鑫药问郑董。
      郑董回头问素华婶子:“几号的车票?”
      “八月八号的。k507次列车。北京西到贵阳的,不过这趟车先到遵义,下一站是贵阳。孩子们可以直达遵义,不用到贵阳倒车了。“素华婶子说。
      鑫药红着脸对素华婶子说:“这怎么好意思?今天是二号,我们怎么

第六十七章 温馨小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