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打扰你们这么久?”
“史老师,给孩子们的家长打个电话,让他们别担心。孩子们来一趟北京不容易,趁着放暑假,让孩子们多玩几天。”舅舅说。
郑董对艾静说:“艾静,明天抽空去趟火车站,把票提前取回来。走的时候取票太紧张。”
艾静正笑嘻嘻地忙着给云鹏盘子里夹菜,回头对郑董说:“好嘞,保证完成任务。”
舅舅回头目光柔和地看着正在嬉笑打闹的孩子们,孩子们似乎已经吃饱了,守着餐桌不愿离开,笑嘻嘻地你捅我一下,我推你一下。发现舅舅在看他们,一个个都安静了下来。
舅舅问孩子们:“你们有谁跟我说说,你们那里除了娄山关,还有没有其他好玩的地方?”
姚圣保举手:“还有一个海龙屯。”
“海龙屯?我这可是头一次听说。”舅舅笑呵呵地对姚圣保说:“能不能跟我说说海龙屯怎么个好玩法?”
姚圣保抓耳挠腮地想了半天,对舅舅说:“总之就是好玩呗。”
大家都笑。一个叫卢晓轩的小男孩跟舅舅说:“海龙屯是古代的一个土司城堡,屯上建有九关,屯前六关,分别为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有三关,万安关,二道关和头道关。那里易守难攻,听我爸爸说明朝的时候打过一次仗,朝廷派遣二十四万大军分八路攻打海龙屯,整整攻打了一百多天,才攻破海龙屯。“
舅舅高兴地看着这个叫卢晓轩的小男孩:“你真聪明,说的这么全面。”
“他聪明什么呀?”姚圣保反驳,“他们家就住在海龙屯附近,他当然清楚。他学习没有杨文洁和庞施含好,也没有代小童好,就是比我好那么一点点。”
姚圣保傻乎乎的劲头把我们大家全都逗笑了。
舅舅再次问孩子们:“你们猜猜我们这个村子附近有什么好玩的?”
孩子们集体摇头,全都不知道。舅舅指着南面的山坡,对孩子们说:“爬上那座山,就能看见雄伟壮观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
“哦……。”孩子们惊嘘着。
“有谁知道,长城是哪个朝代建造的?”舅舅问。
代小童举手回答:“这个我知道,秦朝,秦始皇建造的。”
“回答的非常正确。”舅舅接着问,“你们知道八达岭长城是谁建造的吗?”
“还是秦始皇。”姚圣保抢着说。
舅舅问代小童:“你说呢?是不是秦始皇建造的?”
代小童很鬼,他猜出舅舅之所以这么问,就肯定不是秦始皇建造的。代小童眨巴着眼睛想:除了秦始皇,还有谁参与了长城的建设?
舅舅告诉孩子们:”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也就是说,明朝为了抵御蒙古人的入侵建造的长城。当年蒙古人建立的王朝是什么朝代?你们大家谁能告诉我?“
“元朝。”一个叫周星的小女孩回答。
“那么是谁组织暴动把元朝灭亡的?也就是说谁把蒙古人赶跑的?”
“朱元璋。”代小童抢答。
舅舅接着问:“朱元璋建立了什么朝代?”
“明朝。”卢晓轩抢答。
“所以说,明朝和蒙古人结下了仇,蒙古人战败以后,跑到漠北养精蓄锐,一有机会就卷土重来。明朝和蒙古人战争不断。明朝初建的时候,大将军徐达镇守北平,他当时就开始建造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孩子们似乎像是明白了,参差不齐地点着头。
舅舅接着给孩子们讲故事:“后来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同时也是大将军徐达的女婿朱棣镇守北平,把蒙古人打怕了,部分蒙古人都听从朱棣的调遣。朱棣造反,蒙古人还帮忙呢。后来朱棣称帝,迁都北平,并将北平改称北京。长城在那一段时间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所以年久失修,风雨蚕食,开始破旧。”
孩子们认真听着,能不能听懂,暂且不说,有点印象就不错。兴趣是从印象开始的。
“后来明朝的第六任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听信宦官王振谗言北征抗击蒙古人入侵,在土木堡被瓦剌人活捉。瓦剌人也是蒙古人的一部分,生活在蒙古的西部。经过这次事件,明朝开始重视长城防御。到了明朝弘治十八年,八达岭长城开始逐步修缮。历经嘉靖、隆庆和万历,用了整整八十年。隆庆二年,明朝有位大将,从东南沿海调回北方,负责训练镇守在蓟州,昌平、保定的士兵。这名大将,我想你们一定很熟悉,他就是大明王朝抗击倭寇的大英雄。孩子们,你们谁能告诉我,他叫什么名字?“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知道舅舅问他们的大英雄到底是谁?
舅舅滔滔不绝地讲了大半天,孩子们好像没几个人能听懂。舅舅讲故事从来不管对方能不能听懂,他只顾讲他的,只要对方有点印象,能记住几个人名就行。
我和王丽娟三、四岁就听舅舅讲故事,一开始什么也听不懂,慢慢地讲得次数多了,也就听懂了。
就像眼前这些孩子一样,对中国近代历史人物,他们如数家珍,一部《开天辟地》他们看了十几遍,再笨也能记住几个历史人物。
舅舅等待孩子们的回答。我和王丽娟小的时候,舅舅就经常给我们提问题。一直到我们绞尽脑汁怎么也想不出答案的时候,他才将答案告诉我们。
我笑呵呵地用口型告诉孩子们:“戚……继……光。”
孩子们看到我的口型,笑眯眯地猜着。姚圣保胆大,第一个发言:“huang继光。”
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舅舅对姚圣保说:“从字面上讲,你猜对了三分之二。再好好想想?”
“戚继光。”一个叫裴育良的小男孩回答,“huang继光是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
姚圣保恼羞成怒,狠狠地推了一把裴育良:“谁让你说的?我都已经想到是戚继光了?”
大家笑。我想起了我的儿童时代,就因为王丽娟先想到了答案,我差点揍她一顿。
舅舅笑呵呵地对大家说:“没错,就是戚继光。当年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完倭寇,就被调到北方防御蒙古人。戚继光一上任,就建议朝廷修复破旧不堪的长城。朝廷准奏。戚继光很聪明,他是一位天生的兵器家和建筑家,八达岭这一段长城上的敌楼全是他设计和督造的。现在,人们为了纪念戚继光,在长城脚下竖立了戚继光大将军横刀立马的雕像,改天你们可以去看看。”
“夏老师,明天就带我们去看看,行吗?”代小童恳求我。
我想了想,对代小童说:“行啊,不过明天我们只看看戚继光的雕像,不爬长城,爬长城是保留节目,最后一天才进行。明天我们要去首都科技馆,那里更有你们想要看到的东西。”
代小童笑呵呵地点头,回头对小伙伴们说:“明天我们就能看到戚继光的雕像。”
大家都吃好喝好了。崔二妈和素华婶子以及素玲舅妈开始往下收拾,艾静从屋子里拿出水果,装好盘摆在桌子上。
艾静和云鹏从屋子里搬出电子琴和电吉他以及音箱,我好奇地看着舅舅家的电子琴,雅马哈的,比酒吧的那架电子琴还要高级。这一定是郑董让艾静进城买的。
舅舅笑呵呵地对大家宣布:“下面我们要举办一个小型的联欢晚会。每个人都要表演节目,首先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代雨欣女士,为我们演唱一首歌,大家欢迎。”
小小的村庄,小小的农家小院,还要举办联欢晚会?大家都觉得好奇,热烈地鼓掌。
“我不行,我会唱的都是老歌。”雨欣推脱着,同时用埋怨的眼神看我,她知道一定是我把她会唱歌的特长告诉了舅舅。
“我们就喜欢听老歌。”舅舅来了兴致,鼓动大家:“大家欢迎代雨欣女士为我们唱一首老歌。”
大家的掌声更加热烈。代雨欣勉为其难地走到麦克风前,对坐在电子琴前的我说:“就唱一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吧。”
第六十七章 温馨小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