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篇 强化班的生活[1/2页]

我的三十载 无东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时候,不得不相信命运。
      初二暑假还有半个月就结束了。接到初二数学老师的电话,让我八月20日早上去学校上课,询问一位要好的同村要不要去,说他记不得了,让我不要说,要去的同学他会通知。
      八月20日来到学校,四楼,整个楼层就我们一个班级。
      同村的另外两位玩的较好的伙伴都没来。
      我的同桌,之前就认识,但没有同班过。听她说,我们这是强化班,以后开始要进行各种补课。选拔的标准好像是初二期末考试的成绩。
      命运的岔路口,谁也无法预知。
      初三班级向初二期末考时超长发挥的学生展开了热情的怀抱,与此同时,也无情的挡住了一些没发挥好的好学生。
      因为每天早上610上课,晚上10多才下课,所以,除非是真正住的近的学生,都要住校。伴随着不会叠被子被骂,没时间打水大晚上用冷水洗头,我的住校生活由此拉开序幕。
      每天被繁重的学业压着,我好像没有多余的时间和舍友建立深厚的友情,下课后回宿舍就洗洗睡了,睡在上铺的我并没有过多的参与大家的青春期的私密话题,也没有养成坚持打电筒熬夜看书的习惯。
      9月1日开学了,不久,因为要创建星级初中,白天上课时,学生都被打散,恢复到初二时的班级安排,早晚自习及周末补课则还是强化班的人员参加。依稀记得,第一次平行班的同学上完课收拾书包走出教室时,而我可以不用换位置的优越感涌上心头的激动。
      虽然学校的安排不容置疑,也无法改变,但看着以前成绩不相上下的同村的伙伴后期考试成绩和我从差距越来越远;每次下楼去洗手间时被一直以来认真学习,却没有机会进强化班的同学冷嘲热讽时,还是会觉得愧疚,或者是从心里讨厌学校的安排,甚至希望他们的父母可以大闹一场,但却没有勇气选择不与学校一起“同流合污”。
      作为学校唯一一个强化班,我们总是被关注的。然而,却也总能顶住压力。
      平行班的学生向我们班下战书,要求进行篮球比赛,虽然一开始学业繁重,决定不应战的,然而为了鼓舞士气,班主任同意迎战,并且取得胜利。
      学校歌唱比赛,我们班的合唱从排练之初就备受校领导关注,比赛中作为压轴出场,完美的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摘得桂冠。
      初三的生活看似被定义为“死读书”的一年,然而并不平静,除了上述两项活动,记忆中还有一次老师的“罢课运动”。
      据说,大致是一开始创建强化班的时候,q科老师觉得我们的整体素质不行,考上重点高中的比率肯定很低,所以不愿意担任班主任,随着我们后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他又想来担任我们的班主任了。此时,现任班主任科老师肯定不同意,无奈q科老师在学校的地位更强硬一些,所以顺利接管,科老师就和d科、g科老师一起给我们停课,天天上自习,在向我们“诉说冤屈”的同时,让我们回去告诉家长,让家长把她们撤掉。无奈,年轻重义气的我们并没有,或许是最后都没有任何家长指责罢课老师的不是,罢课老师们不忍心耽误我们锦绣前程的良心刺痛了自己,重新上课。期间,我们曾集体合唱歌唱比赛中的夺冠歌曲,也是最后定位班歌的著名曲目,向原班主任表示衷心,想想也是够折腾的。
      说句实在话,我很认可q科老师的教学能力,他的专业知识很强,让我们做的题目也很有重点,讲解难点时深入浅出,易懂易套用,然而也是在我有了自尊心之后才发现的。
      离中考并没有很久,已经到了全面复习的时候。
      每天中午,从12:10分,上课到13:20左右,休息20分钟准备下午的课程。
      某天中午q科做了一套模拟试卷。测试完,q科老师让我最要好同学跟他去办公室,他要当场帮她改试卷,好朋友就是不会和你计较厉害关系,也不会把你当成竞争对手,拉着我一起去。看到q科老师看到我时诧异的眼神,我很慌张,好友解释道我也想让他帮忙改下。也没有多不情愿,改完好友的卷子之后,进行了严厉的点评,考了八7分的她,那些失分项错的很不应该。
      抽出我的试卷,行云流水般批阅完,加加减减,最后得分67分。这个分数有点低了。没有任何其它的多余的话,让我们回教室了。
      内心酸酸的,当时并不知道是羞耻感或者说是自尊心,只是想哭而已。
      没有哭。
      晚上,到学校便利店打了个电话回家,语气有点失落,也大致描述了这次经历,但没有找到合适的词,也没有很激动,因为同学们来来往往,更不好意思多说什么。
      中午去学校食堂吃饭。顺着上坡,远远地看见父亲坐在正对大门的位置,单手托腮,很淡定,面前整齐的摆着几个不锈钢餐盒,反光的刺眼。
      小跑了几步,又放缓了脚步,慢慢的走了过去。
      我

第八篇 强化班的生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