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篇 强化班的生活[2/2页]

我的三十载 无东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很讨厌在大庭广众之下引起注意的人,然而那一刻,鼻子酸酸的,很委屈,很感动。
      “听你妈说,这阵子学习压力挺大的啊?”
      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复述着昨天像是被羞辱一般的经历。不甘的说着,不理解,自己怎么可以被这样对待,觉得自己没戏了。
      不记得父亲是如何安慰我的了,按他的性格应该是让我不着急,慢慢来。
      知耻而后勇,我开始寻找合适的学习q科的方法,花更多时间复习。终于,中考的时候考了93分,据说,当年这个科目的最高分只有95分,那些平时考的很不错的同学也只有八十大几,九十出头。这也让我以高出分数线几分的成绩考上理想的高中。
      说实在的,我不喜欢这个强化班,总觉得自己与这个词格格不入。仔细想想,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一是因为我最要好的两位同村朋友,我们成绩一直差不多,她们没有进来,我会觉得很愧疚,从而每每和她们一起时,总是决口不提学习的事,觉得不合适;二是听说有些同学是父母给学校塞好处进来的,结合他们的成绩,觉得他们确实“不配”;三是,我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因为除了上面那一次事情,还有一次让我心里至今都有疙瘩的事。
      市县中给了我们学校1八个提前招生名额,任课老师商讨后,确定名单,没有我。然而她们还堂而皇之的在班级和另外一位我觉得成绩没有我好的同学打趣道,这次市县中只给1八个名额,我们觉得你有潜力,所以帮你又争取了一下,你可以和他们一起参加训练。
      或许当时觉得不甘的不止我一个。不起眼的我们都是没有主见,不会怀疑,“不明事理”的小孩,从来不会质疑学校或老师的安排与决定。
      健忘的性格,让我很快将这些“痛心”深埋心底,每天跟着老师的节奏复习、做题,终于迎来了中考。
      其实有件事情挺奇怪的,一直没想通。
      按道理,在班主任眼里,我肯定是考不上我后来的高中的,为什么他在看了我的成绩之后,没有记住我突破分数线这件事情呢。
      可以查成绩了,打电话问他,我考了多少?
      回复没有达到分数线,还差几分。
      几乎是在父母的床上打滚痛哭,用被子不停的擦拭着眼泪,却怎么也擦不尽。
      父亲无奈的说,“买买买,买分就是了,高中再努力就是了!”
      “不买,不买!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我以一种无人懂我的高尚节操的语气坚持着考不上就算了,虽然我很伤心,似乎是在维护最后的自尊心。
      第二天去学校拿成绩单,路上遇到亲戚,问我考的怎么样,回复没考上,同样没有吃惊,只是淡淡的安慰我别难过。
      心如死灰的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等待着老师叫名字上去拿成绩单。
      这次是真的没有想过,也没有奢望过老师记错,因为,如果我可以进,那么肯定出乎老师的预料,怎么也不会有模有样的说出差几分的话。
      拿到成绩,已经没有仔细浏览的兴致,顺势卷起来,走回座位。
      后面的同学还在等待着拿到自己的那一份成绩单,讲台前人来人往。
      嗯?嗯?嗯?
      兴奋的站了起来,双脚敏捷的跨出两人一张的双人凳,冲向教室前排好友的位置,整个人倾倒在她同桌面前的桌子上,用力的摊平成绩单,指着总分项。“我考上了,分数够了,我考上了,能上xx高中呢!”
      她为我感到高兴,我也高兴,只想快点回到家,告诉父母这个好消息。
      为了庆祝这件大喜事,一家四口去隔壁大城市大商场里精心挑选了一个3还是4的,给老弟,应该是之前答应他的。200多,300不到,家里人都视如珍宝。后来,因为我跟弟弟有争执,被我狠狠的砸在地上,用胶带缠一缠,又用了段时间,最后怎么退出舞台的并不清楚了。
      某天,听母亲回来说,弟弟很骄傲,跟同学熟人炫耀我的“优异成绩”,一直和他同学比较他们哥哥姐姐的成绩,晚上回来教育了他一顿,让他不要说了。确实,虽然我能考上有我自己的努力,但毕竟是学校无情的将他们舍弃,把最好的教师资源给我们,并且给了我们最全面的管束,才有我们的脱颖而出。
      回想起来,其实还有一次经历也是挺伤人的,只不过当时年少无知,没有自尊心罢了。初二年级的班主任的课,大家在写习题,他在教室里转悠,走到我后面的同学那里,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情况下,对其说,你一定要考上xx高中(市里最好的高中),考不上,我钉你的头,然后对我说,你再努力努力,考上xx高中也是有希望的。虽然知道哪个学校好,哪个学校还行,但真的没有想过未来会去哪个学校,突然被这么划分一下的感觉还是有点不爽。
      大概从高中开始,初三乃至初中整个阶段的生活在我的脑海里就一片空白。忘记了自己有多努力,或者说是否真正努力过。

第八篇 强化班的生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