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鄢陵在许昌的东北方,十一月初五下午两点左右,寒风凛冽的天气里,一队人马正缓缓从许昌东城门出城,烈风吹动着衣袂作响,人马踏过吊桥,为首的一词与曹丕还有曹植,勒住了缰绳。
      “大公子,三公子,天气寒冷,还请回城吧!”在马上,一词执鞭拱手,曹丕和曹植相视一眼,也略微的拱手,“一路保重!”
      “会的!”一词的视线从曹植身上滑到曹丕那,曹丕的眼神带着些许说不清的意味,“一词,鄢陵离此地不远,我已命人准备了马车,还是坐车过去吧,骑马未免太冷了!”
      一词瞥眼一旁的马车,“多谢大公子,既如此,在下却之不恭了!”
      “嗯,呵呵……”曹丕笑了笑,“别忘了书信哦!”
      “会的!”一词点点头,然后看向曹植,“三公子,建安时报与戏楼的事,多有麻烦了。”
      “鄢陵侯客气了!”曹植很是客气的直呼一词的爵名,“前日主簿杨修已然传达鄢陵侯的意思,植自当尽力而为!”
      一词再次拱手,“多谢二位公子相送,世归来之后定请二位饮酒!时间紧迫,告辞了!”
      “再会!”
      三人客套一番,一词从马上下来,曹丕与曹植看着一词坐进马车,重新告别之后,一行人便粼粼出发,刚走了几步,马车忽然又停下,一词突然又从马车里钻出来,步行朝曹丕走来,曹丕见此有些疑惑的迎过去,“一词,还有事?”
      一词看可眼曹丕,“大公子,忘忧香来历古怪,别、总是用这个东西!”
      “一词?”
      “保重,告辞!”说罢,转身离开,曹丕面有疑惑,看着一词重新上了马车,直到曹丕看不清那队人马的踪影了,才微微叹息一口气。想着一词方才那一句奇怪的话,兜转马头离开,眼神中竟有着说不清的怅然之意。
      而此刻安坐在置有火炭盆马车里的一词,心中的激动是难以言明的,看着远去的模糊的城池,一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总算是离开了这个地方,马车行驶的很快,这一次她带上了柏南和辛卓以及萧逸秋,王子弦也从河间郡赶往鄢陵,既然受封在鄢陵,那么便要好好的经营此处了,她把落月和齐五留在了许昌,王子弦和柏南安排在鄢陵,然后带着辛卓萧逸秋回荆州,当然她是不打算在鄢陵停留的,有了曹操的通行手令,刚出了许昌地界,一词立刻从马车钻了出来,重新上马,“柏南,你带人马去鄢陵和王义会和,按我吩咐行事,时时报与我知!”
      “是,公子!”柏南朗声而应,一词看向萧逸秋和辛卓,“我们走!”
      “柏将军,保重!”辛卓与萧逸秋一一的和柏南告别,一词看向清伶和木伶,“你们也上马吧!”
      两个女孩子执意要跟着一词,一词无奈只好放任,带着清伶木伶以及辛卓萧逸秋,还有十余人的随从,一行15人,策马转身离开,从许昌东侧绕路到西侧的官道上,一路南奔!
      从许昌直奔荆州,一路马不停蹄,虽则天气寒彻入骨,可一词的马队简直是疯了似的赶路,披星戴月的夜里行路,期间辛卓与萧逸秋都曾请求一词减缓速度,可一词却执意不肯,她心中已然计算过,马匹连续跑五十里换一次,到晚间赶路的时候一人两匹马,这样白日晚上的行路一天能达到五百里,从许昌到江陵的距离不过1200余里,快马加鞭,最多三天就可以赶到公安,一词已然迫不及待了,与其在驿馆煎熬,不如快马赶到公安,虽然一路严寒,但一词早已命人缝制了熊皮手套,护耳,还有口罩,全副武装,一路快速奔驰,每日休息不过晚间三个时辰,六个小时左右,幸好马匹不断更换,这才保持了高速行路,这些天来的严寒,明显的可以看到路边的一些积雪还未融化,一词想着至少因为前些天的积雪刘备的大军应该还没有出动吧,一词一直觉得刘备大冬天的去益州怪怪的,现在想想曹操的那番话,还不是因为大冬天的,没人料到他会这个时候出兵,出其不意啊!
      而玉玺在身上放着,也更加的让一词觉得不可停留,凡是在曹操的管辖范围内多停留一刻,一词的不安就多一分,与其在北方不安,不如早些赶到刘备的管辖范围内,这次的北方之行,虽则看似有惊无险,可一词总觉得很多都是出自侥幸,而她当然也明白自己的不安是什么,那就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根本不了解曹氏父子到底在想些什么,自己不按常理出牌,曹氏父子似乎更是不安常理出牌,一词不知道这次的离开,今后她还会不会单独去许昌,再和曹氏父子打交道,不管怎么说,一词也知道自己是用西凉的事情获得了曹操的信任,这才能离开许昌,而孙权现在好久没来书信,一词的心里也稍有不安,但现在都顾不得这些了,一旦能将玉玺带离许都,一词一心奔往荆州,其余的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有把玉玺交给了那个人,自己才能心安呐!她临行前告诉曹丕的那句话,实际上也是有些不忍心曹丕这一代帝王就此毁在鸦片上面,可曹丕吸食这东西已然好几个月,成了瘾了,估计根本不会把一词的话放在心上,而曹植似乎也染了这个,甚至建安时报的一些士子也在想方设法的搞到这个,一词只好酌量供应,不管怎么说,现在

150 回返荆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