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安顿下来之后,或许是最近曹操忙着应对西凉之事,一词过的倒是落得清闲一段时间,有了骑都尉的身份以及曹操的令牌,办起厂子来也是一路绿灯,作坊建在了城外,又在城内盘了几处酒楼,以及书坊纸坊,一词当日从东吴启程的时候,便在书坊纸坊以及酒坊里面特意的带来几个核心技术人物,而他们的生产方式采用的是流水式生产模式,各自分工明确,再者工人亦是从当地的农户或者那些没有生计的乞丐里找的,此一举倒是让许昌的人小小的惊动了下,毕竟大家都知道一词是吴臣,可在许昌如此大动干戈,于是便让人觉得一词与曹操之间肯定是多了些微妙,开始传言一词已然倒戈的讯息了,一词自然明白这些流言,而这也是她所想要的结果,于是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明目张胆的与许昌士人多次会面,商议完毕之后,以曹植为首的建安时报编辑社正式成立,成员有管宁郗虑,杨修陈琳,王粲,徐干等人,皆是建安文学中的翘楚人物,而自然的,一词会付给他们工资,他们其中更多人看重的其实是这个新颖的报纸以及用报纸参与国事的办法,但曹植是个不懂得经济世务的,一词犹豫许久,还是亲去曹丕府上把曹丕也给拉下了水,毕竟他现在掌握着实权,他与曹植之间只能存在一个胜者,而她此举也算是押了两个宝,不至于使多疑的曹操怀疑曹植结连党羽了。当然此事她也是对曹操讲过了的,曹操的态度比较暧昧不明,只说一词奇思妙想每每让他惊讶,而至于最后这报纸能不能继续办下去,曹操并未谈及,一词自然也知道让曹操现在就深信不疑这件事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个新生事物,就连报纸的主编,也多少都持有怀疑态度的,但一词并不以为意,相信这报纸甫出,肯定会惊动整个京师,也会让许多人大开眼界,更能相信有更多的观望的有识之士前来建安时报应聘……
酒坊纸坊书坊的事儿一词早有经验,是以吩咐下去也并不担心,但目前报纸一事她尚且是第一次涉足,是以不管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而在这件事上,曹丕倒是帮到了一词不少实际的忙,有曹家的势力加上一词的名望,报馆开在了与时铭馆同一条街,当建安时报这照片挂起来的时候,立马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而这段时间曹植等人也在准备着文章,按照一词的授意,除曹植以下,各个编辑所写的内容都是针对当时时弊,以及甚至谈到眼下马超造反一事的问题……
整个许昌因了一词所带来的几百人的马队,似乎都忙碌了起来,整天可以看到有人不断的出入时铭馆、建安时报,还有刚建的建安书坊、建安纸坊,建安酒坊,这一切本该是东吴东华招牌的东西,全部换上了建安的名号,于是很多对于一词此举的猜测又更多了,而此时孙权的书信也及时的发到了许昌,内容正如一词所料,虽则信里言辞间是对一词的关怀,但信末还是委婉的问一词何时回去,以及为何将东华改为建安还有建安时报的事情,一词冷笑着将书信看完,迅速的回复了,又投入继续的忙碌中。
一直到七月初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建安时报总算是落成,连夜赶工印制了百份报纸,报纸按照文章的不同性质分为时务论、时局畅谈、百姓之窗、春秋华韵,国事家事等板块,一词亲自去请曹操为建安时报题字以及题序,曹植发表了诗白马篇以叙其志,还有陈琳的一篇神武赋记事,西凉考,以及杨修的诌议西凉,王粲论屯田之利弊、管宁的一篇戏剧之作,真假国王的正式刊行,郗虑评真假国王之论,以及郗虑所写,论马超之反之邺郡马腾一家的命运,徐干的学术著作治学、法象、修本以及考伪四篇,以及曹植在杨修丁仪授意下所写对西凉地理环境以及天下之事的看法,而就在刊印的前一天,竟然有个没有记名的人投来一个稿子,名为,诌议赤壁曹公何败,此文稿是徐干收到的,收到之后立马派人通知了一词等人,曹丕曹植也赶了来,看其文章内容,实则是对赤壁一战曹操与孙刘联军何以为胜何以为败之事,内容中无不充斥着此作者对曹操乱世奸雄的鄙夷,以及其幽禁天子之事加以鞭笞,一词与曹丕等人不能决断,便拿去了相府请曹操查验,曹操看完文章反倒哈哈大笑着在文章末尾批示:阁下有关赤壁之言,操深以为然,只假天子令诏之名,阁下抬爱过甚,操甚惶恐,操之意本为汉室扫除奸佞之徒,待看明朝西凉之事,便知我曹操之意尔!
并且曹操还为管宁的真假国王作了批示以及杨修的诌议西凉,以及肯定了曹植白马篇的热血报国,大战在即,曹操又命曹丕连夜赶写出一篇伐西凉书……
于是第二天刊发了报纸之后,前来买报纸的人数完全超越了一词的想象,因了之前很多人早就对建了一个月的建安时报好奇不已,这下报纸一出,当然很多达官贵
139 建安时报的刊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