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帮忙多推荐,多收藏,谢谢了!)
正在三桂犯愁之际,当日派去求援的亲兵竟带了二百名壮汉回来,只见这二百壮汉个个膀大腰圆,古铜色的脸宠一看就是长年经历风霜日晒,肩上还扛着只袋子。领头的却是三桂的族兄吴力。这吴力长三桂十岁,早在几年前便随吴迪经商,现在已是吴迪手下得力干将,这二百壮汉也是吴迪船上水手。
三桂一见吴力心已放下大半,果然吴力及这二百壮汉肩上扛的正是粮食,这几千斤粮食可是解了燃眉之急,足以让这万余百姓好好吃上几顿饱饭。
吴力又告诉三桂,叔父吴迪得到消息后,率十艘大船连夜赶路,按照三桂的吩咐,船上还载着近二百万斤白米和同样份量的草料,此时就停在不远的海上,并问三桂道:“三桂,叔父带来的粮食足够了,不知你是打算继续在此驻守,还是将这万余百姓运回到中后所安置?”
三桂想了想,却没有马上答复,此时后金大军虽然去攻宁远,可锦州之围仍然未解,自己当然不能就此离去,倒是这些百姓,如果回到中后所,自己的冰凌山庄又可以扩大几分。不过他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他让吴力等这些百姓吃完饭,由他们自己决定。
吃过饭后,三桂将情况一说,这些百姓真是喜出往外,他们从来没敢想此次竟还能活下来,而且竟还有机会回到大明的领土。这些百姓商量了一会,最后还是派三桂最初遇到的谢老汉代表大家上前答话道:“军爷,小的们也想为我大明尽分力,可我们这些人大多都是老弱病残,怕是不但帮不上忙反而拖累大人,因此我们商量着,我们这些老的小的就随大人先走,那些年青人却还想跟随大人尽一分力。”
老者说完,周围的年青人已是纷纷叫嚷着:“大人,让我们留下吧。”“是啊军爷,只要老人孩子安全了,我们就是死在这里也瞑目了。”“就是,那些后金狗拼死一个够本,杀两个就赚一个。”
三桂正愁自己势单力薄,虽然人少有人少的好处,可此时后金大军不再分兵行动,自己这千余人实在是啃不动那些动辄上万的后金骑兵,而这些长年居于关外的汉子,只要给他们一把刀就马上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就连那些女人也没有不会骑马射箭的。遂含笑点点头道:“好,既然如此那便留下吧。”
这些百姓一听可以打后金,个个兴高采烈,最后留下近五千青壮男女,其余五千老幼随吴力返回海边,准备乘大船直下蛇务山。
众人走后,三桂从手下抽出一支小旗统领这五千人,准备在日后与后金战场争雄。没想到刚过一个时辰,负责送人的吴力竟又回来了,而且同时带回四千多装备了长枪的壮汉。一问才道,原来吴力带回五千余人,虽有十支大船,可也乘坐不下。
船上的水手一听三桂要继续留在这里打金狗,个个磨拳擦掌,纷纷向吴迪请命,要求下船打仗。
吴迪本来正为这五千余百姓犯愁,一听此话,暗道:正好,这些水手随自己长年奔于海上,各式海盗也没少见,三桂发明
第五十九章 后金大营(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