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桂率部下自在杏山驿附近救了满桂等人后,便与满桂分手,又率人回到锦州附近,以待战机。没想到,皇太极却因久攻锦州不下,竟率大军转攻宁远。
三桂得知此信后,却是大为放心,宁远不仅军卒是锦州一倍,且大炮更胜锦州,火器也十分充足,更有袁崇焕亲自坐阵,后金军在锦州前都没能讨得好去,去了宁远只能是自讨苦吃。
锦州只留有代善的两红旗负责围城,此地既无战事,宁远又无担忧,三桂干脆率人寻路北上,想要打击后金的小部队,没想到此去百里左右,却是连一个后金士卒也没看到,反倒是大军回程到杜家屯时,引出了几百名躲在路边深山中的大明百姓。
这些百姓都是听从了明军号令,从村中准备撤往锦州城的,可拖老扶幼速度太慢,被后金大军赶了上来,无奈只好躲入了深山,希望等后金大军撤去再重建家园。
这些人在山中躲了半个多月,带的干粮已经吃光,几天来只能靠在山中采些野菜充饥,可天气越来越冷,再在山中呆下去,怕是要被冻死山上。他们只好又来到大路边,准备看看形势,最好是能撤回大明城中。
没想到却遇到了三桂这支骑兵。百姓此时一见明军真是尤如见了亲人般,跪在大跪两侧,痛哭流涕,只希望这支明军能发发善心,救助自己,免得死于荒野。
三桂勒住战马,跳下马来,一位已经是花甲之年的老人走了出来,来到三桂面前道:“军爷,行行好,给我们点粮食吧,只要一点就行……。”
三桂伸手将马上干粮取出,交给老人,道:“大爷,你们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怎么会在这里?”
那老者颤抖的接过干粮,老泪纵横,原本只是报着万分之一的希望才走出深山,没想到竟真的遇到了自己的军队,听吴三桂问话,哽咽着道:“老汉姓谢,本居住在塔山铺附近,听说后金贼酋来了,我们附近几个村的都出来逃难,想到锦州城避难,没想到半路看到后金贼酋,只好躲进山里。”
三桂看到这些衣裳褴褛,面黄饥瘦的大明百姓,心中一痛,他们为了不让后金大军得到一粒粮食,毁家出逃,最后却只能躲入深山,性命难保,衣食堪忧。
谢老汉说完,拿着干粮却不吃,而是将干粮递给身边一个年青的妇人,道:“小翠,快拿着给孩子们分分。”
那叫小翠的妇人却没接干粮,而是道:“爹,你都三天没吃东西了,你先吃吧。”
“胡说,我这把老骨
第五十八章 后金大营(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