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都入土半截了,孩子才是咱的希望,只要孩子没事,我就是死了也瞑目了。”老头一番话只说得三桂心中难受无比,含泪道:“大爷,你放心,只要有我们一天,就必定保着各位无事。”
后面千余士卒也早已下马,听了这话心中难过,看到这些可怜的百姓,难免会想到自己家中的父母妻儿,将心比心,同是大明百姓,如何能不心生同情。
没人下令,这千余士卒却纷纷取出本已不多的干粮,交到这些百姓手中,没想到这些百姓却后退几步不接干粮。三桂心中不解,看着老头,问道:“大爷,这是为何?”
那老头道:“军爷,我们只是些普通百姓,吃得再饱也不能上战场杀那些后金贼酋,只要给我们点吃的,不让这些孩子饿坏就行,他们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我们这些大人在这山中找点东西也饿不死,只盼军爷们吃得饱饱的,上战场多杀几个贼兵,早日将他们赶回老家,我们就高兴了。”
三桂没想到这些已经饿得连走路都费力的百姓却如此大义,双手紧紧抓住大爷的手,双眼含泪,却说不出话来,过了半晌,三桂才强忍激动的心情,道:“大爷,我们不会丢下你们不管的,身为大明的军人,上不能保护大明?土,下不能保护大明百姓,还要我等何用?大爷,你叫老乡们先吃点,然后跟我们一起上路回锦州。”
谢老汉等人对此当然是求之不得,在三桂等人反复劝导下,这几百名百姓才吃了些干粮,跟随三桂一同上路。好在三桂等人都是一人双马,这些百姓长年生活在关外,基本上人人都会骑马,大军速度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不过既然在这里遇到了这些百姓,那山中定然还有逃难至此的大明百姓。三桂不忍这些百姓在这荒山野岭中忍饥挨饿,便派出两只小旗,沿路来回巡查,务必要将这些逃难百姓集中到一起,以便救援。
三桂带着谢老汉等人第二天便回到锦州城东南方的松山堡山上隐蔽起来,锦州城外尚有几万后金士卒围城,想要进城是不可能了,而三桂等人所带粮草本就不多,加之第二天,派出去的两只小旗有士卒又带回两百余名百姓,而且听这些百姓说,还有近万名大明百姓躲在山中,两只小旗已经进山去找了,想来过几天就会回来。
到时千余军卒,再加上近万百姓,现在的这些粮食就算全军只喝稀粥,怕是也撑不到三天。为此三桂忙亲兵快马加鞭返回中后所联系叔父吴迪,请他派船运粮到松山堡附近海上接应自己。
三天后,两支小旗竟陆继带回万余大明百姓,虽然其中老弱病残居多,可也有几千壮汉,大家在山上勉强撑了两天,喝了两天稀饭,可到了第三天三桂已经是一粒米也没有了,就是想喝粥都不可能了,真是愁煞了三桂。
第五十八章 后金大营(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