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七节 舟娘(一)[2/2页]

乱臣贼子 嘿嘿很无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加。
      便是性格豪爽的张三暗中也嘀咕,“和赵小子一道喝酒,没味透了,他举个盏都会先拱手行礼,稳重归稳重,却显得疏远。”
      刘家这才出道地草台班底,四兄弟外加个老同乡简雍,没那般门阀似地森严阶级,私底下相处都是极洒脱随意的,猛然蹦出个不合群的规矩人,虽知晓君臣礼法的大道理在他那边,但总觉得不是滋味。
      于公,自然对赵云更为信赖倚重;于私,却感到人和人之间隔着什么,难以亲近。
      在船起锚扬帆前,刘大还拉着李四躲到背人处密谈,“子龙骁勇过人,我甚为喜爱,见他于蓟侯处不受大用,便巧言借了过来,倘若日后能成为臂力,那为兄梦里也会乐醒。”
      “赵都尉很是尊敬兄长。”李臣此时是无脸面对兄长的,强忍着心中波澜。不露声色地答道。
      “可就是太过于礼仪了。交不了心。”刘备叹气,“贤弟如有闲,沿途上可打探一番,瞧瞧他的意向,蓟侯是权高势大,咱比不得,可说句不中听地话,在大户家吃糠当家奴,不如到草鸡窝窝里食白米做兄弟。”
      两人手足情深。荣辱与共,也无须虚伪,便商议起挖人墙角的私隐事。
      这也是刘玄德地禀性,对自家兄弟那是情真义重,无可挑剔,对旁人,多少还是有点儿坏水无赖劲地。
      “就算没我。赵子龙也飞不出大哥的五指山,当然,历史书上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真要拉拢个人心,也不知另个时空,大哥花过多少功夫,哪有那么多一见相投,从此君臣相宜毫无猜忌的事呢。”李臣想,随口应道。“弟自会替兄长探个究竟。”
      “如此甚好。”刘备舒了口气,展眉笑道。
      平原没大楼船,不能出海直抵朐县,只能先顺着淇沟河朝南走,一半旱道一半水路,再由沂水过开阳郡。入东海国,很得花费些时日。
      “不顺心啊,姑且将嫂子的事放到脑后,徐州那边也烦,干娘瞎胡闹,和糜家谈什么婚约,如今我寻上门。不是遭人白眼么。”李臣扯了扯衣襟。天热,都汗湿了。
      走进舱房。稍觉阴凉,启年正眉飞色舞地和赵云聊天,这家伙正得意呢,人家赵子龙厚道,一口一个崔大人,可是让他找到了做官地感觉,眼都眯成了缝,还拿提携后辈地语气说,“嗯,你很不错,有前途哩,等回平原,咱和侄女婿知会声,先封个别部司马当当。”
      也不想想,他个跑腿的文职小吏,若不是仗了国相姻亲地身份,真论道起来,还没赵云那杂牌都尉的官大。
      “别人是客套话,真拿自己当大老爷呢?啥德性!”李臣敲了他一下,坐下来,对赵云笑道,“平原国贫人手少,咱也是个奔波劳碌命,上遭护粮才罢,这趟又得出州,倒让子龙跟着受累了。”
      “平原虽小,却自有一番生机勃勃地感觉,上下同心协力,着实让旁人羡慕。”赵云那拘谨劲又来了,在席上拱礼道。
      “唷,我兄长私下也是对子龙赞叹不己,直说真乃英雄人物,若是能朝夕相处,共创大业,岂不是美事?”李臣稍稍探试道。
      “玄德公乃当世豪杰,不嫌云寒门卑贱,多有厚恩,自是感激涕零。”这是实话,和公孙瓒相比,刘备对赵云可是当个宝贝对待,他又不是没心肺的蠢人歹汉,早有感触。
      但话锋一转,赵云又说,“蓟侯对云有提携之恩,君臣大义在先,玄德公美意,云本当效死以报,可……”
      他叹息着,神情惆怅。
      “唉,若谁对他好,就舍了旧主跟谁走,那便不是忠义无双的赵子龙了。”李臣暗忖,脸上却堆笑,“说到底,咱们都是替公孙蓟侯办事的,在平原也一样,不分彼此,不分彼此哩。”
      他俩说得起劲,倒冷落了崔启年,赖汉打岔道,“说啥呢,云里雾里的听不明白,不如谈些有趣的,不觉得天炎热阳气窜么?要是沿途遇见舟娘,咱三个一起去乐呵乐呵,做个连襟兄弟?”
      舟娘是土话,指的那些因世道乱,家中失了男人顶梁柱,依水而生靠卖皮肉为生地隐蔽娼妓,当然,没好货色的,都是些粗手粗脚的女人,不过跑船的汉子整日待水上,没处发泄,也不怎么挑剔。
      “我不好这口,”李臣皱眉,“你家秀玉知道了,非拿棒子撵你出门不可。”
      “云虽粗鄙,却也懂得修身养性。”赵云面无表情。
      “还算男人么?”崔启年哼哼道,“瞧你们相貌学识皆比咱好,却都没娶得婆娘,无它,太装模作样呗。憋得太狠,也不怕憋出毛病来。”
      说者无心,闻者有意,李臣悚然一惊,暗暗琢磨,“我对嫂子起歪想法,也许,真的是太挑剔太计较,憋出来的骚情。”

第三十七节 舟娘(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