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小道消息\",永远是个比网络还快,但又让人将信将疑的不靠谱传媒。你说它不真实,但又无风不起浪,你说它信得过,往往又是一个传说而已。所以这\"小道消息\"有时就如神鬼一般,信则有,不信则无。
此次李凯举报同僚之事,虽然从未见上头有过何指示,有过什么训示,但不知怎的,这事早已在公司里,传得是沸沸扬扬。估计此时李凯也在郁闷中,本来想人不知鬼不觉的,把\"好事\"给办了,但现在一下变成了高调出击。这角色的转变,让他变成了人民眼中出卖朋友之人,虽然事实也的确如此,但做贼的永远不会说自己就是个贼一样,李凯也同样不希望这出卖\"朋友\"的桂冠,带在自己头上。
对于李凯的\"义举\",群众私底下,同样是分为了二派,有人认为李凯做得对,而更多地认为李凯不地道。凌兰等人就认为李凯不地道,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李凯自己屁股后面的屎都没擦干净了,怎么有脸打着维护公司的利益,举报同僚?
虽然李凯的举报理由冠免堂唐,但不久凌兰到孙从民厂里去谈钢丝事时,无意中从二人口中,了解到了李凯写举报信的原委和出发点,这才恍然大悟,对李凯就不单单是看不起了,而是纯粹的鄙视了。
事还得从前面说起。这孙从民原本因为工作的关系,以及陈然与孙从民的特殊朋友关系,两人包括陈然手下其他同事,均与孙从民关系熟谂。而李凯本就善于经营人际关系,而此时孙从民在公司的地位,正如曰中天,说巴结也好,说套关系也好,总之两人的关系,虽不至于像凌兰与孙从民的关系铁,但也相当可以了。
本以为攀上公司这根高枝,能给自己的钱途和仕际,能带来点好处,谁料孙从民因女人的原因,被打入冷宫。虽然有点失望,但毕竟与李凯的直接关系不大,所以也就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偏偏命运有时富有戏剧性,因为一次前往李凯在武汉的客户那,处理技术问题,两人再次走到了一起。
在火车上,心情压抑地孙从民,首次向熟人李凯,流露出想辞职,不想在厂里干的想法,至于出来干什么,孙从民只是笼统地说,“想自己干,因为自己手头有精细钢丝绳,也就是汽车摇窗器绳的客户?源,想“不蒸馒头蒸口气\"。一听这话,不知是奉承还是真心需要,李凯当场表示,假如孙从民孙总真有那么一天,自己出来单干,那么请带上他李凯,让他发点小财,同时也效点“犬马之劳\"。
落魄中的孙从民,一听此话,大喜。在余下的旅途中,两人讨论了出来后,开厂的得失,以及工厂以后工作的思路。而在这中间孙从民有一硬伤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真要下决心,抛弃\"宠物狗\"的生活,真正做一满世界寻食的\"野狗\",这顾虑不是一点点大,而是相当巨大,没有足够的动力,那是纸上谈兵,只是一个设想。
不知两人是怎么商量的,结果李凯又将双方的一个老熟人给拉了进来,这个人就是蔡波。这个蔡波不光是李凯和孙从民的老朋友,还是李凯老婆的族亲,在一个村上长大。这蔡波自打\"太阳神\"索具出来后,独自一个人创业。在自家村上,向大队租了间仓库,请了二三个工人,做起了铜包钢丝的活。铜包钢丝是个冷门产品,在当时中国,也只处于研制开发阶段,它本身是出于减少战略物资一铜的需求而开发的,目的是用表面涂铜的钢丝,直接替代纯铜的电报电话,电缆线。按一定比例混合和的铜层,其导电率又不同,分别为百分三,百分之六,和百分之十以上。而价格也别从一万到一万出点头,再到二万多。可以说是利润空间非常大,所以这几年,通过自己辛勤的打拼,和旺盛的市场需求,蔡波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本。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它自身就需一次脱变。再加上自己所在的村子拆迁,所以此时的蔡波,也急需另觅发展所在。李凯的搓合,让孙蔡二人一拍即合,这事就朝靠谱的方向发展了。蔡红卫与孙从民原来就相识。在孙从民没下台,主管拉丝这块时,蔡红卫还时不时,从孙从民手头购买高档半成品钢丝。所以两人关系一直很密切,只不过当初一个是买,一个是卖,但现在两家成了合作伙伴,这关系可就更上一层楼了。
很快一个新的企业”法拉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只不过股东合作伙伴,从当初的孙和蔡两人,一下变成了五人,而孙和蔡在这个规模扩大化了的,拥有拉丝前道炉子和捻制后道成绳的企业,外加原有蔡波铜包钢丝这块规模中,其实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占企业百分之五十一的大股东,是孙从民的干爹,一个楼市开发商。而在真正实践操作中,大股东负责监督,孙从民负责技术和生产,蔡波负责销售和财务。这样的结构,看似合理,但却有着隐患。
促成企业合作的功臣李凯,蔡孙两人也没亏待他。聘用他为企业的销售员,每月工资三千元,另外各类额外费用,以及请客送礼的钱,一并报销。刚开始合作还好,但时间一久就暴露出矛盾了。李凯不光工资照
156 举报信的由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