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钦陵率兵在青海湖一带迎击。交战中,唐军先锋刘审礼与吐蕃展开激战,而主将李静玄竟然被吓得按兵不动,听闻前锋失败,率军仓皇逃跑,途中又被吐蕃军队击败,幸亏唐将偏将黑齿常之率军死战,李敬玄才得以脱身。
此后钦陵率军重新占领安西四镇,685年钦陵接替哥哥担任大论之职,此时吐蕃国力空前强大,“自汉、魏以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689年执掌朝政的武则天不甘心失败,派遣文昌右相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阎温古为副将,率军从西域攻击吐蕃,论钦陵率军在寅识迦河边迎战。唐军初胜后败,副将阎温古逗留不进,加之天气寒冷,唐军大败。武则天大怒将韦待价流放,阎温古斩首。
经过几十年的征战,虽然吐蕃国立空前强大,但连年的战争使吐蕃的一些属国感到不满,一些部落纷纷投奔唐朝,钦陵忙于整理内政,无暇顾及。武则天趁机派遣熟悉吐蕃国情的王孝杰率军大败吐蕃军队,重新收复安西四镇。
在西域的大捷让武则天萌生了彻底击溃吐蕃的念头,696年3月武则天任命王孝杰为肃边道大总管,娄师德为副将率军讨伐吐蕃。钦陵、赞婆(钦陵三弟,藏文名噶尔·政赞臧顿)则率军在洮州(甘肃临潭县)的素罗汗山与周军(武则天此时已经称帝,改国号为周)展开激战,结果吐蕃大获全胜,钦陵再一次威名远震。经此一战,武则天也放弃了消灭吐蕃的想法,双方开始议和。
正所谓“功高则震主”,此时的赞普赤都松(芒松芒赞之子)也已成人,对功勋卓著的钦陵兄弟十分猜忌,698年赞普以狩猎为名,集合军队杀死钦陵党羽2000多人,并召钦陵。钦陵自知大祸临头,于是拥兵自重。699年赞普率军讨伐,结果钦陵的军队忠于赞普,未战先溃,无奈之下钦陵选择了自杀。
和中原王朝的诸多名将一样,钦陵这位吐蕃第一名将没有死在敌人的刀下,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值得一提的是,当钦陵悲惨的结束自己生命时,他的弟弟婆赞、儿子论弓仁(藏文名莽布支)却投奔唐朝。
武则天得知此事后大喜,封赞婆为特进、辅国大将军、归德郡王,封论弓仁为左羽林大将军、安国公,皆赐铁券,成为武周在西域的得力干将。论弓仁的后代改用汉名,成为“论”姓的始祖。而此后论氏子孙都位列高官,统领军队,参与平定安史之乱、朱??之乱等战争,捍卫着风雨飘摇中的大唐王朝。
而论钦陵死后,吐蕃国内无谋臣,外无良将,在与武周的数次战斗中都失利,赤都松赞普不得不向武则天求和。此后唐中宗李显复位,于707年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赤德松之子),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再度和缓。
吐蕃名将还曾大败薛仁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