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收回落在冯林身上的视线,看向常喜,常喜正好到了御前。
“陛下,康王殿下求见。”常喜低声说。
“哦?怀谨来了?”皇帝面上露出笑意,又扫了眼冯林,“他倒是来得巧,请他过来吧。”
“是。”常喜应声而去,不多时带着楚慎一同回到凉亭中。
今天是朝中大臣的休沐日,也是皇帝难得可以休息的日子,楚慎专门挑了今天进宫找皇帝,却不想看到了冯林。
他有些诧异,但也没有多去管,走到皇帝面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有外臣在,皇帝就没有像之前那样打趣楚慎,端坐着受了楚慎一礼后才笑问:“你刚回王都不是正忙么,怎么还有空入宫来见朕?”
虽仍有君臣之别,但皇帝言语间的亲昵还是区别于其他人。
冯林在一旁低头听着,心里暗道见多了史书上的兄弟阋墙,这对亲兄弟倒是关系极好,怪不得康王敢提出那样惊人的建议,换做其他人怕是根本没这个勇气上书。
“陛下可还记得臣之前曾和您提过的惊喜?今日臣终于整理完备,特地带来陛下一阅。”楚慎说完顿了顿,又看了眼冯林,“正好冯大人也在这儿,也可以给点意见。”
冯林惊讶,怎么还跟他扯上关系了?
皇帝自是想起来楚慎刚回来时和自己说的话,他都差点忘了,倒是没想到楚慎还一直记得,登时来了兴趣。
“给朕瞧瞧,到底是什么样的惊喜,还需要大理寺卿给出意见。”
楚慎就将这些日子他手底下的人前去大雍的各个衙门调查的情况报告交给常喜,常喜又双手托着呈给皇帝。
还没有从边南离开的时候,楚慎就派了人去调查,他们先是从边南府各个衙门查起,出来后又直奔南方,再去北方,前两天刚回到王都来。
调查主要是针对衙门是否需要仵作这个职位的存在,在一些大一点的州府县城,对仵作的需求都是迫切的,甚至有些管理辖域很大的衙门,配备的仵作还不止一两个,四五个的也有,而这四五个仵作各有其精通之处。
比如有些人对溺死烧死等有独特的辨认法门,有些人又精通医毒,能准确判断出死者是毒杀还是其他死亡方式。
仵作都是一脉单传或是收徒弟,因此这些辨认的法门都是他们的看家本领,旁人轻易学不去,才会一个衙门有好几个仵作。
与之相反的是一些小地方,通常县太爷或县丞本人就身兼了审判和验尸两个功能,只是他们到底是读书人,能清楚地知道如何审理案件,却是不太清楚如何验尸,大多是凭借走访调查而推测死因。
这些小地方的衙门虽然没有配备仵作,但并非他们不想要,而是衙门太穷,捕快都没几个,就更别说仵作了。
&nb
第两百零二章 这不公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