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八章 内修武功(2)[2/2页]

大明:秀才造反,从诛杀恶吏开始 登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这是必然的,同州的地方官府,要比华州方面更警觉,从他们调遣官军想围剿我们,就能判断出差别。”
      “要真是这样的话,如果西安府谴派进剿官军,来澄城围剿我们,甚至对蒲城、白水展开围剿,那我们咋办咧……”
      “现在去想这些事情,是没有用的,对我们来讲,尽快梳理好澄城县,将新选拔募集的辅兵操练出来,这才是关键所在,真要等到那一日,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与来剿官军继续展开交战!”
      说到这里的萧靖生,脸上流露出坚定的神情。
      随着扼守澄城,击溃同州方面的进剿官军,萧靖生心中就已经预料到,他统领的农会势力,在蒲城、白水、澄城做的事情,必然会惊动西安府城,这是必然的趋势。
      一旦惊动西安府城,那么陕西巡抚衙署,陕西布政司衙署,西安府衙署,势必会有所行动的。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受到距离的影响,他所做的事情,暂时不会惊动三边总督衙署,这样暂时不会遭遇戍守边镇的边军进剿。
      延绥镇,陕西镇,宁夏镇这些军事要镇,驻扎的那些戍边军队,可是拱卫西北边陲的强军啊。
      尽管说受到吏治腐败、克扣粮饷、疏于操练等现状影响,时下拱卫西北边陲的诸多边军,整体军事实力已远不如从前,不过想要镇压萧靖生缔造的秦军,那还是不在话下的。
      特别是萧靖生不奉行流窜策略,他要在打下的地盘扎根发展,那战场主动性就更遭受限制了。
      得益于明廷在西北边陲构建的复杂政治体系,以避免藩镇割据、拥兵自重的事情发生,保证西北边陲的正常运转,这使得萧靖生还有一定的时间优势,以尽快统筹所控制住的三县之地,扩充麾下的军队规模,先与陕西所辖西安府方面军斡旋交战。
      谁敢相信,仅在陕西这个地界,就存在着三边总督,陕西巡抚,延绥巡抚,陕西布政诸官,陕西按察诸官。
      这还没有算上陕西所置诸总兵官、副总兵官、副将、参将等武将。
      甚至毗邻陕西的甘肃、宁夏等处,也存在着诸多巡抚、总兵官、副总兵官等体系。
      要是在明初的时候,这样一套复杂班底,无疑能确保西北边陲的安稳。
      然而现在是明末,推诿已然成为一种常态,这也算给了萧靖生夹缝求生存的保证!
      “新编的那批劳作营,眼下怎样了?”
      萧靖生想了想,看向萧玉虎说道:“这两日,我打算巡察澄城县各地,把诸乡或镇的镇公所体系,尽快筹建起来。
      交代给你们的差事,必须要明确的落实下来,澄城县这个位置很重要,是农会扼制?阳、韩城、同州等地的要地。”
      “基本秩序算稳定了。”
      萧玉虎忙开口道:“那批幸存的乡绅和读书人,在劳作营很老实,让他们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王二他们攻克澄城县,做事太简单粗暴了。”
      萧靖生眉头微皱道:“不问青红皂白,凡是家境殷实者都纵兵抢掠,这是能叫他们得到大批钱粮,可是如何治理地方,也被他们断了根基。”
      为何在历朝历代的统治后期,从底层群体涌现出的大批起义势力,会遭遇很多士绅、读书人等群体的排斥。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这种无差别的清剿抢掠,使得他们只顾及眼前利益,却不思索夺取地盘的后续统治,杀戮一旦形成习惯,那么做的事情,就会遭到很多人排斥。
      尽管底层群体是可怜的,可是在底层群体之中,却没有能维持统治的精英,没有整体的统治秩序安稳,何来改变一说?
      “我挑选的那批铳炮匠,眼下离开澄城县,返回蒲城县没?”
      萧靖生继续询问道。
      “离开了。”
      萧玉虎点头道:“二叔从教导总队调遣一都勇锐,护送他们及家眷,已经前去蒲城县了。”
      王二、种光道他们率部攻陷澄城县城,在县城内大杀特杀,一个个是杀爽了,可现在却给萧靖生带来很多麻烦。
      就萧靖生现在掌握的情况,就算澄城县整体梳理出来,今后也只能以军管为主,以地方治理为辅,以确保农会能掌控住澄城县。
      现在萧靖生唯一希望的,就是王二、种光道所领队伍,在进驻到梁山一带后,能够影响到?阳、韩城等地,这样澄城县面临的威胁,才能相对的减少些,不然同州与?阳、韩城等地联合起来,就算农会在澄城驻扎再多军队,也无法抵御住多面进剿!

第一百六十八章 内修武功(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