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月,气温开始转凉。
澄城县衙。
“会长,末将有些不明白。”
李莽眉头微皱,看向伏案忙碌的萧靖生,“您为甚对匠户群体这般优待,又是给粮,又是给银,我们农会是有些家底,过去清剿蒲城、白水两县缴获不少钱粮,可是这次清剿澄城县,就没有那么幸运的。
第二标在澄城县缴获的钱粮,根本就不够梳理澄城县所需。
末将也知道。
农会想要扩张发展,离不开匠户群体的劳作,只是给他们粮或银就行,毕竟先前他们连饭都吃不饱……”
“你真的知道了?”
萧靖生抬起头,迎着李莽的注视,反问道:“你接下来是不是想说,近几年来灾情频生,导致粮食减产严重,即便农会现在家底殷实,可是我这般大手大脚,恐要不了多久,农会就要揭不开锅了?”
“会长,末将绝没有这个意思。”
李莽忙伸手解释起来,“末将说这些就是觉得……”
对于李莽解释的话,萧靖生没有听,他也不想听。
李莽是什么意思,他很清楚。
李莽就是单纯怕农会积攒的家底,随着各项开支的明确,等到家底悉数耗尽后,只怕农会就将面临各项困难。
萧靖生难道没有看到这些吗?
不。
他都看到了,也都想到了。
身处在当前这小冰河时期下,灾情频生这是必然趋势,粮食亩产不够高,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不过对于萧靖生来说,他即便是清楚这些,可是对某些特定群体的福利待遇,他也只能提升,却不能有任何降低。
为何?
萧靖生需要将农会的根基,真切扎到所辖的基础去,要聚拢一批坚定的拥趸群体,唯有这样,才能在面临各种困难和威胁时,有一批群体是发自内心,要追随农会一起直面困难和威胁,而不是当困难和威胁降临时,更多的是彷徨或胆怯!
倘若真的出现后者这种现象,萧靖生无法统辖着农会势力,在打下的地盘扎根发展。
空中楼阁,注定是风一吹就会垮掉。
毕竟从底层群体中诞生的势力,天然就存在短板,想要叫农会势力茁壮成长,就必须要补齐这些短板。
“李标总,我来问问你啊。”
萧靖生收敛心神,看向李莽说道:“就当前所处的局势,倘若再有官军来剿我们,你觉得农会是否能取胜?”
“末将觉得可以。”
李莽点头道。
“如何取胜?”
萧靖生微微一笑道。
“这要根据来剿官军的规模,具体进犯何地来推演。”
李莽想了想,神情严肃道:“如果仅涉及澄城县,靠我第二标所辖勇锐,以及前些时日,选拔招募的那批辅兵,可以先行与他们展开斡旋,倘若来剿官军规模过多,可调遣驻扎蒲城、白水两县勇锐……”
就李莽言
第一百六十七章 内修武功(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