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这些,萧靖生脸上露出赞许的神情,经历一系列战事的洗礼,李莽已经有不小的改变。
特别是先前那场澄城之战,让李莽领略到成建制的官军进剿,究竟是以一个怎样的形式展开攻势。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你分析的很合理,但是这并不能确保农会必然取胜。”
想到这里的萧靖生,看向李莽,摇头打断道:“当前秦军所辖的各标,的确是筹建起各级建制,可有些事实,却不容我们忽略。
其一,秦军所辖的诸兵种没有细化。
其二,秦军没有成建制的配备甲胄、各式军械、火铳、各类火炮。
其三,秦军没有成建制的军需、医疗等体系。
仅仅是上述这些问题,不能尽快的解决好,或许在守城时能抵御来剿官军,一旦选择出城交战,必败!”
李莽沉默了。
尽管他不愿意承认,可这就是事实。
“我们回到最初你问的问题。”
萧靖生继续说道:“是,我可以选择给匠户群体的待遇,相对提升一些,让他们能吃饱饭,毕竟处在这灾年下,能够填饱肚子都算烧高香了。
可是你要明白一个事实。
这些匠户不全是单身汉,他们有父母吧?有妻儿吧?
叫他们自己吃饱饭,能叫他们卖命去干吗?
不给他们诱人的待遇,我们农会真要叫他们玩命干,短时间内或许不会出什么问题,可是时间久了呢?
他们是否会生出怨恨?他们是否会像我们一样,也私底下聚拢起来,最终选择反抗这条路呢?”
李莽脸色微变。
这些问题他真没有想过。
当初他们选择聚在一起反抗,不就是没有活路了?不就是心里积攒怨恨吗?
既然他们能做的事情,凭什么别人就不能干?
“李标总,你考虑的仅是军队,可是我呢?要通盘进行考虑。”
萧靖生继续说道:“就现在聚拢的各领域匠户群体,根本就不够农会所需,军队层面要兼顾到,地方层面要兼顾到。
想要确保农会能扎根发展,而不是像昙花一现凋零,那我萧靖生就不能做顾头不顾腚的事情吧?
恰恰是处在灾年下,农会除了要发展军队,以确保官军进剿时,我们能够不惧怕他们的威胁。
此外还要治理和建设好地方。
为什么我现在要聚拢治下流民,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叫他们在各县先行整饬道路?
原因很简单。
一个是聚拢他们的人心,让农会的威信能竖起来,一个是量产各类工具,毕竟等你想整修水库、水渠等设施时,不可能叫这些流民,甚至是治下其他群体,用手去挖,去运吧?”
治理和建设地方,不是靠嘴皮子说的,是需要各项措施支撑的。
一个县的水库、水渠等设施建设,需要多少铁锹?需要多少独轮车?需要多少木筐?需要多少石料?
这些都要事先准备充足。
第一百六十七章 内修武功(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