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九章 王二的喜悦[2/2页]

大明:秀才造反,从诛杀恶吏开始 登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瞅着眼前的文书,马跃颇为诧异道:“这是打算摊派徭役吗?”
      “没有徭役!”
      萧靖生神情严肃道:“只要我农会再一日,就没有徭役一说,东西卤池将改制为工坊,专门作为产盐、产硝的地方,凡是进东西卤池者,按月发放钱粮,干的越多,给的越多。
      除了东西卤池外,我还筹设一批涉及军用、民用的工坊,像冶炼、铁器、制陶、砖石、石料等,或许这批工坊的筹建,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前期的筹建,这批被淘汰掉的辅兵,就能参与进来,也是能得到钱粮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农会想治理好蒲城县,就不能把所有劳壮都集中在兵事上,其他领域也要发展好,这一点你要详细告诉给麾下将校,我都在这上面写好了。”
      “喏!”
      马跃当即抱拳应道。
      短期内想盘活蒲城县的民间经济,这是不现实的事情,不过该做的事情,必须要稳扎稳打做起来。
      要让蒲城县的各个群体,都能看到活下去的希望,而且能叫他们的日子变好,这样才能真心拥戴农会。
      萧靖生当然知道他明确的谋划部署,前期势必要投入很多钱粮,特别是处在这样一个灾年下,今后面临的挑战和难关注定不少。
      不过萧靖生并不担心,只要所辖地盘的秩序,能够被他逐一梳理起来,农会倘若缺少钱粮,那就让所辖秦军对外扩张。
      该种地的种地,该做工的做工,该打仗的打仗,该读书的读书,围绕这一态势运转,只要对内、对外都能保持极强的势头,那么萧靖生就相信这盘棋,他不会下崩的。
      单一靠劫掠度日,靠裹挟百姓求生,在顺境下还行,一旦处于逆境下,不管是声势多强的势力,也必将遭受重创。
      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原有时间线上,明末时期活跃的那些势力,中前期的发展和扩张,一直没有将势力扎根下来,究其原因就是忽略了这些。

第一百四十九章 王二的喜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