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8章 富贵不可,百姓可[1/2页]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长平冀大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榜奖励:恢复巅峰状态,延寿三十载,功法《断金章》灵脉一条】
      韩世忠:断金?这名儿不错
      完颜宗弼:……
      叫嘛不好,叫断金……淦!
      【盘点史上十大反转人物,第八位,张养浩】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一句诗为: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者张养浩,一个被称之为浊世真君子的人物,或许,比起历代人杰他的功绩并不算高,但人品一项,绝对一流!
      忽必烈;不容易啊,终于再次有我大元人杰上榜了!
      嘉靖:区区百年国祚,难道人杰很多?
      朱厚照:老道士不识数啊,明明才98年,哪来的百年?
      忽必烈:……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亦称齐东野人,山东济南历城县人,元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生于公元1270年,家中颇为富裕,祖父张山曾投笔从戎,父亲张郁弃儒从商,积攒了不少财富。
      相比父祖,张养浩倒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人,不喜欢读兵书,也不喜欢做生意,最多搞搞戏曲事业。
      7岁时,张养浩外祖一家搬迁至江南,张养浩跟着母亲去送行,途中……捡到小钱钱了!
      当然,作为一个懂礼貌,守道德的小朋友,张养浩没把小钱钱揣兜里,而是问明失主后,赶着上去交还。
      10岁那年,张养浩小朋友读书非常用功,用功到什么地步呢?他父母都感觉害怕的地步,非常担心小朋友啥时候把身体累坏了!
      一番说教后,小朋友果断承认错误,然后……坚决不改!白天继续背诵书文,晚上……关门、点灯,熬夜看书。
      13岁那年,母亲,外祖相继去世,年少的张养浩很伤心,但生死从来不由人做主,哭一哭后,生活还得继续。
      之后,父亲张郁又续弦娶了尚氏为妻,作为张养浩的继母。
      17岁那年的……咳,这一年,张养浩游历济南,路过舜帝祠,见了老祖宗的祠堂,张养浩心情很激动,写下《过舜祠》一诗。
      19岁,游历到白云楼,又写下《白云楼赋》文章写成后,人们争相传抄,嗯,质量很高。
      文章传到山东按察使焦遂那里,他的眼睛为之一亮,破例接见了张养浩,并推荐他做了东平学正。
      23岁时,张养浩遵从父亲的意愿离开东平,到元大都求官,彼时的平章政事为康里人不忽木,这人对张养浩的文章大为欣赏,力荐他做了礼部令史,后又推举他为御史台掾吏。
      26岁,朋友王友开突发疾病去世,张养浩为其撰写墓志铭,由此,结识了元代著名政治家元明善。
      公元1300年,张养浩恩师不忽木去世,又两年,张养浩长子雁奴夭折,又一年,好友元明善被贬出京。
      接二连三发生的糟心事对张养浩打击很大,当然,还是那句话,生死嘛,向来不是人能左右的,哭一哭后,生活还得继续。
      又是两年后,36岁的张养浩出任堂邑县尹,嗯,元朝改县令为县尹,反正职能都一样。
      堂邑,位于山东聊城西北,彼时天灾人祸频发,社会秩序混乱,堂邑这里,一群官绅地主肆意修建淫祠邪祀,用来敛财。
      张养浩到任之初,县衙的人纷纷表示县衙不干净,住里面会有灾祸,张养浩不信邪,果断住了进去。
      随即,针对那些官绅用来敛财的淫祠邪祀,张养浩带人捣毁,让当地官绅实打实挨了一次来

第308章 富贵不可,百姓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