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8章 富贵不可,百姓可[2/2页]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长平冀大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社会的毒打。
      此外,严惩恶霸,据说,当地有个暴徒叫李虎,擅长拉帮结派,为祸一方,前大,快乐得少,忧患很多,希望皇帝多考虑。
      通篇文章,似乎确实骂了人,元英宗大怒,但是又不确定,于是决定再看看,然后……开心的称赞张养浩。
      随即,宣布停了花灯,又赏赐钱财布匹。
      但是,同年六月,张养浩就辞官了,辞得非常莫名其妙,说什么父亲年迈需要奉养。
      可能是担心元英宗学他大伯元武宗一样吧,骂了皇帝的张养浩表示大都是不能待了,赶紧溜号要紧,于是,52岁的他溜了!
      张养浩溜号没多久,朝廷下诏让他任职礼部尚书,张养浩没接受,继续在家闲着。
      同年十二月,张养浩的父亲张郁去世,次子张强也紧随其后离世,次年,好友元明善离世。
      亲友离世,这是第三次了,父母、恩师、好友、长子、次子全没了,让张养浩深受打击。
      同年三月,朝廷以国学废驰为由再次召他为官,张养浩属实没那个心情,第二次拒绝。
      次年,朝廷以吏部尚书一职召张养浩为官,他第三次拒绝。
      同年,南坡之变爆发,元英宗死于政变,晋王也孙铁木儿即位,是为泰定帝。
      公元1324年,朝廷以太子詹事丞,兼经筵说书一职召张养浩赴大都为官,他本来同意出任,但走到通州后,又称病拒绝了,这是第四次。
      公元1325年,朝廷以淮东廉访使一职召张养浩回朝,张养浩依旧拒绝。
      从公元1321年到公元1329年,八年内,张养浩住在故乡筑云庄,多次和士人,文人,故人交往游玩,收集金石,著作有多部诗文曲赋游记碑铭等作品,居家八年,朝廷七召不去。
      公元1329年正月,这一年,陕西大旱,人竟相食,朝廷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
      这一次,张养浩没有推脱,接到任命后,就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分给村里的穷人,随即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帮忙掩埋。
      途中作《辞聘侍亲表》,欲归乡赡养老母,也就是继母尚氏。
      但最终,他还是没有辞官回乡,因为沿途所见所闻实在让人痛心,路旁白骨成堆,饿殍遍野。
      很快,他来到了陕西,入目的是满城荒凉景象,百姓瘦骨嶙峋,官员、商户油光满面,大发国难财。
      到任后,张养浩一面平抑粮价,一面向富人借粮,由于他的名望,倒是有不少富人愿意帮忙。
      接着,他又敲打奸商污吏,惩治那些个大发国难财的东西,四个月,整整四个月,他从没有回家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向上天祈祷,白天外出救济灾民,没有丝毫的懈怠。
      可就算是这样,陕西的灾祸也没有得到太大改观,终归,一个人的力量太小,而陕西又太大,灾民以万计。
      赈灾赈灾,到最后却听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张养浩崩溃了,大哭一场后,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
      公元1329年7月27日,张养浩一病不起,不久后病逝,享年60岁。
      权势富贵他不在乎,所以,朝廷七召不去,可百姓疾苦,他做不到视而不见,所以,陕西大旱之际,一旨诏书,60岁的他不顾年迈体弱,毅然前往。
      天灾伴随人祸,官吏、商户一个个借机大发国难财,趴在百姓身上抽骨吸髓……他努力过,可最后却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也改变不了
      百姓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并没有得到半点改善,杀子奉母?冷血还是至孝,惨剧接连不断,而他却只能大哭。
      累了,真的累了……

第308章 富贵不可,百姓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