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徽京的时间让明镜深刻感受到了作为一国之都的这座城池的繁华,她见过比从前更多的人,在佛前听到了比从前更多的心愿,红尘俗世的点点滴滴每一日都在这个穿着僧衣,留着长发的少女眼中上演。
然而众生芸芸,时光飞逝,那一年乌林紫烟山上的紫藤却并未淹没在明镜关于世俗的记忆中。她甚至时常在梦中回到那一年满是紫藤的山里,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暮春最绚烂的时光中,和身边少年讲述着那个关于紫藤花的传说。
明镜对于龄安的印象在初到徽京时就戛然而止,虽然秦知在这些年里向她透露过龄安的情况,但那都不足以让她感知在时间流逝中关于那个少年的成长,她只是记得那一年他白衣俊朗,丰神如玉,同自己牵着同一根紫藤慢悠悠地走在那一年美好柔和的日光里。
这个挥之不去的身影从未因为时间而模糊,分别的时光反而让明镜对龄安的想念越发深刻,甚至让她在读抄佛经之时都难以彻底静下心神。
明镜并不能完全理解这样的状况究竟代表什么,她却不敢向任何人提起,不论是慧空还是秦知。这个秘密就好似一颗种子,在不知何时被埋入心底,又在明镜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萌发生长,这样的意外里带着隐约的惊喜与莫名的兴奋,让明镜并不敢贸然扼制它继续发展,内心深处对它的探知反而令她希望这种感受可以尽快明朗清晰起来。
秦知发现明镜出神,春光里少女黛眉微蹙,原本日渐平静的眼波却有了涟漪,他猜测过这样若有所思的明镜究竟在想什么,却终究不敢将结果想得太透彻,哪怕那可能只是他自己的设想,却也是令人失落的。
“你把我叫住,难道就是为了让我看你发呆?”秦知问道。
明镜这才回过神,恍然道:“我想起来了,你等我一会儿。”
不等秦知作答,明镜就转身跑开。他看着那袭僧衣匆忙的背影,像是受了惊吓一样仓皇而去,不知是不是因为他方才打断了她心里最重要的思考而让她急于回避。
晴天碧空之下,秦知孑然站在妙法庵的后院中,望着明镜匆匆而去,再看着她快步而来,眉眼间浅微的笑意让这个春天的尾声显得美妙无比。他见明镜停在自己跟前,递来两只包裹。
“是什么东西?”秦知一面问一面从明镜手里接过包裹。
“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是一番心意。”明镜回道。
秦知打开后才知道,是两本手抄的佛经,他有些诧异道:“你抄的?”
明镜点头道:“当初多亏有你们帮我,我才能这么顺利找到师父,想了好久都不知道应该送些什么当做感谢。这两本佛经,我认真抄过好多遍,特意选了最满意的拿出来,一本是给你的,一本是给龄安的。”
看着佛经上娟秀的字体,秦知内心欢喜,然而才扬起的嘴角却在听见明镜说出龄安两个字的时候登时停滞。
见秦知神情怪异,明镜问道:“我知道这份礼物实在微薄,但我也想不出更有诚意的东西了。”
秦知将佛经重新包好,抬头对明镜道:“你的心意自然已经最好,礼物我收下了,也会转交给龄安的。”
秦知发觉明镜在听见龄安名字的瞬间眉眼间发生的变化,那就好似满园春花齐齐盛放一般,连带着原本的微笑都绽开了许多。这样的发现不禁令秦知黯然,他却将一切都克制在淡然从容的表象之下,在与明镜道别之后就此转身离去。
这是明镜留在徽京的第二年春天,那一年慧空辩法连赢十场,在徽京城中的名望已经直逼永安寺主持方辩。
在那一场将慧空之名彻底传入徽京顶尖僧众的辩法之后,那位来自外乡的女尼却突然不再公开辩法,只是每日在妙法庵中打坐参禅,却因此为妙法庵迎来了不少信众。
明镜深知慧空对辩法的热情和试图在佛学界闯出天地的野心,因此对她在距离国朝佛学最高境界代表仅一步之遥之地却突然止步的行为十分困惑,不由问道:“既然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为什么不直接向方辩大师提出挑战?”
慧空看着明镜笑道:“我若主动提出挑战,哪怕赢了,也不过是我有心展现自己实力罢了。但如果是方辩向我挑战,我若赢了,所得的东西可就比前者多了不止一倍。”
明镜思虑之后以为确实如此,但见慧空此时已经收敛笑意,合眼打坐,她却笑道:“师父你如此计较,可不是出家人该有的心思。”
“众生万相,就算是出家人也各有不同。我如果没有这份计较,也就不会千里迢迢来到徽京,既然来了这一国之都,便要在这里留下我的名字,才不枉我来一趟。”
“那如果方辩大师却是一心修行,不理外物之人,就是不来约战,师父打算怎么办?”
“你看现今这妙法庵的香火如何?”
明镜自然明白慧空的意思,却答非所问:“我没去过永安寺,不知道那边的香火和这里比是怎样的情形。”
“你这样计较,如何能静心修佛?”
“我都是跟师父学的。”言毕,明镜盘膝坐在慧空面前,“师父,我还有一个疑问。”
“你说吧。”
“为何你从不提让我剃度的事?”
慧空此时才睁开双眼,凝睇着明镜满是困惑的双眸道:“你也从未提过你想要剃度的事。”
慧空此言犹如当头棒喝,让明镜突然意识到这个事实——她从未舍得抛弃这一头所谓的烦恼丝,所谓的半入红尘半出家,不过是她妥协于现实身份的借口罢了。
慧空沉静如水的目光一直落在明镜身上,她看着少女在惊觉心事之后又显露出的迷茫,柔声道:“万事从心,无需外力,你是我的徒儿,不论你究竟是剃度还是蓄发,只是你千万记得,一旦开头便无从后悔,为了心中所想,哪怕所付出的将是巨大也可以一搏,只要你认为值得。”
与慧空互觑多时,明
第二章 云烟别两处 佛门落尘埃(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