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放弃父死子承的世兵制,改采用到一定年龄后就必须退役的职业军人制度。”
杨芳说道:“臣十分赞同皇上的提议,这样从根上保证了士兵的年轻化,都是一群生龙活虎的小伙子,那,那这战斗力肯定不同凡响。不过,臣还是想请教皇上,什么是军衔制呢?”
闵宁又解惑道:“仿英夷之统兵关系,用来区别军人之身份、地位的标志,就和你们头上戴的‘顶子差不多,分为了军官军衔和士兵军衔。军官军衔分为将官,包含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包括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有上尉、中尉、少尉,共三大类十一个等级。士兵军衔分为列兵、上士、中士、下士、一级士官、二级士官、**士官,分别食一级军俸、二级军俸、**军俸、四级军俸、五级军俸、六级军俸、七级军俸。军衔都缀于士兵的双肩之上,将、校、尉分别用金、银、铜所铸造的高纯度的“梅花豆”的数量的多少来表示,如四颗金豆为大将军衔,三颗金豆为上将军衔,而士官军衔用铁豆的多少来表示,豆数越多所食俸禄的品级就越高。同时,弃用绿营的提、镇、协、营,改为九级,自上到下分别是:战区、军团、军、师、旅、团、营、连、排。他们的最高长官分别是:总司令、总参谋长——正一品武官授大将衔;司令、参谋长——正二品武官授上将衔;军长、军参谋长——正三品武官授中将衔;师长、师参谋长——正四品武官授少将衔;旅长、旅参谋长——正五品武官授大校衔;团长、团参谋长——正六品武官授中校衔;营长——正七品武官授少校衔;连长——正八品武官授上尉衔;排长——正九品武官授中尉衔。团级及以上的建制采用双人双岗负责制,其中参谋长负责情报、人事任免和后勤保障等具体工作,军、团长等长官主要负责日常训练和对敌作战,且都配备两名及以上副职协助其工作,等级为同级别副职,如副总司令、副总参谋长为从一品武官授上将衔。驻扎采用以团为营的集中驻扎制度,放弃原来绿营的分散驻扎制度,以保证军人集结的时效性。其中团的满员编制为一千人,并采用三三制,即三团成旅,三旅成师,以此类推,从低到高,九级的满员编制分别为三十人(排)、一百人(连)、三百人(营)、一千人(团为一千而加强团为两千人)、三千人(旅)、一万人(师)、三万人(军)、三到十万人(军团)、十万以上(战区)。”
他们四人都听懵逼了,竟然不知道皇上对英夷如此之了解,更不知道皇上为组建新军竟做出了万全之策。全都是新东西,他们陌生的很,一点都不了解这些,但却听皇上娓娓道来都很有道理,竟不知一时如何答话了。
闵宁见他们懵逼,就接着说道:“知道你们对此很陌生,朕写了《陆军章程》以便你们回去阅读,但要记住保密。这个章程包含了军队建制、长官任期、军衔升迁制度、招生对象、训练大纲、奖惩抚恤制度、退休制度等,尔等要好生钻研,以体会朕之苦心。”
闵宁喝了口茶,接着又说道:“两位老将军委屈一下,给朕当一任四品的武官,帮朕训练一支新军。”
两位老将军听到皇上这么礼贤下士,竟然用了“委屈”二字,都纷纷地流下了泪,并一起叩头说道:“请皇上收回‘委屈二字,臣等承受不起,但愿尽余生之所有,以报皇上栽培之厚恩。”
“好,朕任命杨老将军为少将师长,余老将军为少将参谋长,帮朕组建新式陆军——新一师,下辖三个旅共一万人。”
随后,杨芳问道:“臣已明了皇上组建新军之迫切和决心,更明白皇上之雄心抱负,但臣有一不明之处,还请皇上示下。”
“杨老将军有何所虑?”闵宁问道。
杨芳道:“不知这一万人从何处招募?”
闵宁答道:“这一万人的军官和士兵,可以在丰台大营、通州大营、热河和察哈尔驻军中选拔,也可在民间选拔精壮之人士,以通州大营为驻地进行训练。记住:选拔不分满汉。总之,原则只有一个:朕要的是精兵强将。至于具体的征招标准,必须参照《陆军章程》中关于招生对象的规定。首先,年龄要在十六岁到三十五岁之间;其次,不能抽鸦片;再次,身高要七尺以上……”
杨、余两位老将军听到可以从丰台、热河、察哈尔等保护京畿安全之军营中选拔,更是感动不已,也更相信了皇上组建新军以抵抗英夷之决心。为此,两位老将军都在心里默默下了决心,一定要带出一支像样的军队出来,来报答皇上,报答大清,报答百姓。
当两位老将军在那里默默下决心的时候,闵宁又开口道:“征调这一万人,朕只能给你们半个月的时间,然后是三个月的训练期。朕把这三个月的训练期又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军训十日;第二阶段是军事基础训练,包含了枪炮的使用和挖战壕作业训练;第三个阶段是军事战术训练,包含了防炮火演练、炮兵步兵协同演练、防御战打法等;第四阶段是实兵演练,到时候朕亲自来观摩。”
杨芳听着闵宁说的各个阶段的训练是他从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于是心里有些发慌和害怕,心里十分的忐忑不安,于是开口说:“回皇上,臣怕有负皇恩,不能练好这支奇兵。臣也从军大半辈子了,竟完全不懂皇上所说的这些,真是有罪。”
“这个,两位将军不用担心,朕已经提前为你们从火器营训练了三百名教官,现在都已经成熟了,让他们去到营连排当长官,来协助你去训练。”
说完此话,闵宁向一侧扭头喊道:“呼楞泰、布彦广、额勒阿、伊尔泰,还不快出来见见你们的新长官。”
话一说完,就从偏门走出来四个人,只见他们腰杆挺直,穿着新式军装走了出来,而且走起路来动作整齐划一,非常严肃并带有杀气。
杨芳和余步云看到他们都是眼前一亮,一眼就看出了这是好兵,然后就有点结巴地说:“这是给微臣准备的?”
闵宁哈哈大笑地说:“这可是朕亲自训练了一个月的人,给你了,怎么样,满不满意?”
杨芳结结巴巴地说道:“满……意,满意……”
“连他们三人在内共计二百八十一人都给你了,这些可都是精兵强将。他们是精兵强将可不是朕吹牛皮,朕告诉你们一件事两位老将军就知道了,原来是三百人参训,因在训练中死亡十九人,故此才剩下这二百八十一人。”闵宁说。
听了这个死亡数据,两位见惯生死的老将军也是一阵吃惊和愕然,因为他们从不知道训练是可以这样死人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训练可以这样死人。两位老将军很有默契的彼此意味深长的望了一眼,然后又各自端坐好。
“两位老将军不必为训练担心,训练计划朕早就帮你们写好了,你们只要按纲训练即可。”闵宁喝了一口茶,换了一种很严厉的口气说,“朕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训练可以死人,但不可以缺斤两。”
两人听了皆是一惊,随后叩头领了命。
“呼楞泰听令,朕升你为新一师副师长授大校军衔;布彦广听令,朕升你为新一师第一旅旅长授大校军衔……尔等四人要好好协助两位老将军训练好这新一师,否则拿你们人头是问。”
他们四人动作整齐划一起下跪,齐声说道:“臣等领命,协助将军训好一师。”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谢恩动作被杨芳看在了眼里,在心里又是对皇上好一阵佩服。
闵宁让他们四人起身后,接着说道:“朕还从澳门为你们请了洋教官,帮助你们学习战术理论知识。还有,上自朕下自奕山、穆彰阿等各大臣都会全力配合两位老将军的。”
闵宁看向奕山接着说道:“奕山,你是领侍卫大臣,就负责协调各营以配合征调士兵,还要负责新一师的枪、炮、马匹等,穆彰阿你来负责协调军费,先拨二百万两,内务府和户部各一半。”
听到这些,八位整齐的一跪,说道:“臣等遵旨。”
闵宁不怒自威地说:“好,朕还有一句丑话要说在前头,谁要是办砸了,朕就唯谁是问,都办差去吧。”
等到他们几人出了养心殿,都互相祝贺了一番,尤其是穆彰阿向四位新人和两位老将军很客气地祝了贺,还邀请他们去家里吃饭。但急脾气的杨芳从知道他们四人的存在之后就当然了宝贝,故推辞了穆彰阿,把四人请到了自己所居住的小院里,很是小学生般向他们请教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四人虽然学习了新式陆军作战方法,但在戎马半生的两位老将军面前还不敢托大,故此,对两位老将军的提问是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第10章 秘建新一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