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章 临幸雪儿[1/2页]

绿巨人做皇帝 蜗牛先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闵宁对重建粘杆处十分在意,因为他清醒的知道战争或是现代化战争打的是情报战。故此,他才想要成立这个间谍组织的。成立这个间谍组织后能很方便地即好又快的知道军队、大臣、百姓以及国内国外的情况,方便他及时做出正确的决定以掌控大局。
      就为重建粘杆处,闵宁私自召见奕山不下十次,每次都把自己的要求和想到的训练方法都讲于奕山听。当然,奕山听到皇上对自己的所讲所谈也都很吃惊,总是用那种不认识当今皇上的眼神不时地瞄上一眼,一脸不可置信地听着闵宁讲述如何训练特工。
      奕山按照闵宁的要求从民间和江湖上找了一批各行各业的高手,他们个个都是人精。有很不起眼的卖包子的小贩,有天桥杂耍的高手;有溜门撬锁的小偷;有功夫世家的高手;有码头上的过江龙;有饱读诗书的秀才、举人;有造假临摹的高手;有……
      等把这么一批人招入了麾下,奕山算是初步完成了闵宁交给他的任务,算是把心放了下来,于是造好了花名册就进宫面圣去了。
      再看闵宁,他看到了林则徐上的请罪折子,上面除了请罪之外还推荐了一个人,此人就是大明名鼎鼎的魏源。学过历史的都知道,魏源是早期几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之一,还写了一本书叫《海国图志》,最出名的一句话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闵宁起初并没有想起此人,但经林则徐这么一提醒,知道自己的可用之才来了,于是随手写道:
      “林之爱卿,请罪之折朕已阅,批复为“完璧归赵”四字。禁烟是朕的意思,你差办得很好,朕心甚慰,至于边衅非你之过,乃洋人之罪,但朝中情况复杂,故暂时不能对卿有所褒奖,待朕南下之日乃卿扬眉吐气之时。”
      闵宁停了停笔,喝了口茶,接着写到:“卿所荐魏源魏默深,朕打算重用之,令其为改制改革之先锋。源来京定会引起守旧派之抗拒,使朝廷难以稳定,特命默深于广东和卿一同办差。所办差事如下:一是成立洋务书院,可聘洋人为师,也可招募懂洋语通洋务之人为师,搜集洋夷之信息编纂成书,所遍之书重点放在外洋国情、外洋教育、外洋军制、外洋工业;二是利用毗邻澳门通洋之便利购买先进火炮。三是所办之差皆有少穆配合秘密进行,不可声张,令附银票五十万两作为经费……”
      “皇上,奕山大人奉旨觐见。”三喜提醒道。
      “让他进来吧。”低着头一直写字的闵宁说道。
      “给皇上请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奕山磕头道。
      “起来吧,都是自家人,——来人,看座。朕叫你重组粘杆处,人找的怎么样了?”闵宁还是没有抬头,一直写着。
      “回皇上,第一批已经招募完毕,共计六百余人,这是花名册。”奕山把花名册交给了三喜后接着说,“但按照皇上想在每个县都要有人监管的意思,人手还差很多。”
      “其他人手先不着急,首先要把这批人训练好,他们就是会下蛋的老母鸡,有了他们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小鸡被孵出来。”闵宁看着奕山缓缓地问道:“把他们这些人安排在那里了?”
      “回皇上,臣在城外有两处连着的住宅,为了掩人耳目把他们安排在那里了。”奕山回道。
      闵宁听到奕山能如此安排还是很高兴地,感觉奕山有些上道了,知道要掩人耳目了,还是很有做特工的慧根的。
      “好,差办得不错,看来朕要好好地赏赏你。”闵宁乐呵呵地笑着说。
      “臣不敢,为皇上办事不求恩赏。”奕山马屁道。
      “好,既然如此,那朕就等你有了武功在赏赐,免得朝臣们不服。”闵宁边说边在一封信件上盖自己的印章,封好了信封交给了三喜,接着说,“粘杆处既然成立了就要边训练边办差,朕这里有一份密函送给林则徐,就让粘杆处的人去办吧。”
      正当闵宁向奕山交代完这件事,奕山接过了三喜转交给他的信,就有人报告说九门提督奕经求见,随后奕经也进入了养心殿内,并给闵宁请了安。
      奕经系何许人也呢?
      奕经全名为爱新觉罗·奕经(1791-1853年),清朝宗室大臣,字润峰,隶属满洲镶红旗,清高宗弘历曾孙,成恭亲王永?之孙、贝勒绵懿次子,承继循郡王永璋。初为乾清门侍卫,迁内阁学士、都统。道光五年,任兵部侍郎。十年,随长龄驻喀什噶尔防御浩罕,回京后,历任吏部侍郎、户部侍郎。十六年,擢为吏部尚书,兼步军统领。二十一年,入阁为协办大学士,署理藩院尚书。二十一年,以扬威将军抗击英军不利,解职。咸丰三年,奕经奉旨防御太平军,病死徐州。
      奕经是来汇报东正教乱翻译《巴麦尊致中国宰相书》一事的。经过奕经的一番调查和询问,终于知道了东正教教会的人为什么会不按原文翻译了。
      只见奕经向皇上说:“回皇上,东正教乱译之事臣已经查访清楚。之所以乱译,教会的主教是怕如果按照原文翻译会引起皇上的震怒,从而会引起两国的战争。他们为了避免引起两国的战争,按照仁慈的教义就把大不敬的词语给修改了。”
      “是为了怕引起两国的战争吗?恐怕是怕影响他东正教在北京的传播吧!”闵宁喝了口茶,有些生气地说。
      “主子英明,一下就看透了东正教的用心。他们这些人在北京生活多年,也算都是老北京了,也就知道很多习俗。他们看了英夷写的禀贴,因上面写了又是割地又是赔款什么的,而且语气强硬,怕主子生气怪罪他们,所以他们就把语气强硬的地方改为了‘乞求的语气,真是罪该万死呀!”
      闵宁吩咐道:“这也不愿他们,是我们的原因。不要惩罚他们,训斥一顿即可,以后这些人还要做咱们外语学院的老师那,切不可慢待了。”
      “是不是太放纵他们了?”奕经追问了一句。
      “就先这么办,其他的事情以后在说。对了,最近京城的治安怎么样呢?”闵宁问。
      “回皇上,小蟊贼还是时有出现,但总体城内治安良好,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不过……不过……”奕经用眼神看了一眼奕山。
      “不过什么?”闵宁问。
      “回皇上,臣近来发现有两批人在城外集结,其中一批约有五六百人就在城外的两栋大宅子里。但据臣所知,此两处宅子好像是奕山的。”奕经用一种我也不愿出卖你的眼神看着他。
      闵宁递了一个眼神给奕山,又指了指奕经。奕山领会后说:“你不必大惊小怪,那两处宅子里的人是皇上的,他们就是重建的粘杆处。当热,你也不是外人,还掌管着京畿的安全,故先知会你一声,但要万分保密。”
      闵宁见奕山向奕经传达完了他的意思,接着又问道:“你说的另一批是什么人?”
      “回皇上,臣不敢说。”奕经说。
      “恕你无罪,你直说无妨。”闵宁说。
      奕经看了看奕山,又抬头看了看闵宁说:“另一批人在皇家禁地南苑。”
      “好,这个九门提督当的还算耳聪目明,有点提督九门的意思了。”闵宁又递了一个眼神给奕山。
      奕山看向奕经说:“那也是皇上的人,他们是为组建新军选出的教官,正在进行封闭式训练,你只可以在外围保护,万不可打扰到他们。”
      闵宁又和奕山、奕经谈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就退出了养心殿,此时内务府的公公端着盘子走了过来。
      “皇上,内务府的人来了,在外面候着。”三喜走到闵宁身边说道。
      “今天就不翻牌了,叫宝答应侍寝吧。”闵宁吩咐道。
      三喜对外面的公公喊道:“传宝答应侍寝。”
      不一会儿,宝答应在沐浴后裹上了黄色的被子被两个太监匆匆地抬进了养心殿。
      闵宁知道“皇上不急太监急”的由来,知道敬事房管理着皇帝**之事的时间,每当到达规定的时间后就有负责此事的太监会在门外提醒皇帝,若皇帝未回应,太监就会过一会再次提醒,待第二次提醒时皇帝还是未答应,太监就有权进房抢人。
      于是,闵宁一脸严肃地对三喜说:“没有朕的旨意,你们不必进来伺候,敢打扰了‘老子的好事,小心尔等的脑袋。”
      闵宁上了床,进了被窝,而宝答应则按照侍寝的规矩从床尾浑身哆哆嗦嗦地钻入了闵宁的被子里,慢慢地爬了上来。
      闵宁看着雪儿慢慢地爬了上来,心理有种“变态”的满足感,好像感觉女人是因为他的魅力才爬上了他的床的。
      闵宁看着有些紧张的“艾雪”,温柔地说:“你是害怕朕吗?你在心里有没有怨恨过朕?”
      雪儿一听就更加紧张了,结结巴巴地说:“臣妾……没有,臣妾……不敢……”
      “是没有,还是不敢?”闵宁用挑逗的语气追问道。
      “……”她绯红了脸,更加扭捏起来。
      “从床尾钻被子也是规矩,也是嬷嬷教的吗?”闵宁小声地说。
      “回皇上,嬷嬷教的,说是规矩。”宝答应害羞地说道。
      “今晚你就听朕的,忘了那些规矩,朕传你一些‘苍老师的绝技。咱们先来个六九式……”
      

第8章 临幸雪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