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恒的电话,说已经准备好,马上开始。
不一会儿摄像头就捕捉到金恒的身影,复制好的细胞悬解液已经准备好了。
带着无菌手套的一双胖乎乎的手,熟练的给小鼠麻醉,定点,钻孔,挑开脑硬膜,摄像头跟随着手的动作,看他轻弹试管壁,好像为一把心爱的古琴第一次调音,动作轻柔而有韵律。
原本默默观看的荣教授说,“这个小家伙手法老道,一看就是身经百战了。”
李成蹊说:“又没有收音,老师怎么知道他的力度是不是刚刚好!”
原来这次网络直播,对方做了静音处理,大家看到的只是一出默剧。
荣教授说:“你注意看悬解液,注射器吸取到的可是一个小气泡都没有”,的确,在高清摄像头下,重悬后的细胞非常安静。那只手稳定的,把垂直进入定点区域的针头注射完,并没有快速上升,而是等待了几分钟才缓慢拔出。
整个过程,大家都屏住呼吸,生怕自己打破了这完美的节奏。
小鼠的麻醉剂效力还没过,荧光显微镜下,染色定位的细胞缓慢移动、包裹、渗透了神经元细胞,病变区域的细胞活性在镜下观察逐渐趋于稳定,和正常示例的脑谱图逐渐接近吻合,迅速关脑缝合。
将小鼠置于脑普扫描仪下持续成像,并将成像与前期病变图进行对比,就可以得到此次的试验结果。
“好了,各位,动手环节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留观了,网络暂时还是打开,大家可以留下来继续观看细胞融合。”金恒的声音。
荣格教授问:“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
这边沉默了几秒,就有人举手说,“老师我有话要问!”
许多同学对试验过程都很感兴趣,有的同学则对q大的仪器设备更为关注。
“刚刚的摄像非常清楚,用的是什么设备啊?”一个带着黑框眼睛的男生问。
“这是可以自学习试验流程的追踪摄像机,通过设定关键追踪目标,摄像机可以自动捕获对象,确保摄影角度和画面清晰准确,主要用于医院和科研机构进行网络实时播放!”李成蹊解释说。
“我们实验室也有吗?”
李成蹊听到这话笑了,看着提问的男生,他应该是研一的,对实验室设备特别感兴趣。
“自然也有,你好好练手艺,哪天能拿出手了,直播的时候你的手就可以是主角了!”站在他旁边的一个人拍着他肩膀说。
关于这次试验的讨论氛围热烈起来,还没有机会做实验的同学问的问题虽然很小儿科,师兄门也都热情的回应。
一直到11点半,才结束。
等到人都散去,李成蹊和陈初讨论接下来的计划。
根据实验室细胞繁殖的情况,明天分离完后就安排物流,估计23号就能到京城。
两人去食堂吃了午饭,一下午就在讨论具体的试验细节和准备试验用品中过去了。
时间就是一个进度条,无聊的时候慢吞吞,忙乱的时候嗖嗖嗖。
来不及清扫的毛毛穗软软的趴在路沿上,这条无名小路,直走向南拐,那栋灰白七层的教研楼就是妈妈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楼前高大的泡桐树,三层楼高的树杈上,鸟窝还在。树下的那些蚂蚁窝应该也在。
李成蹊觉察到陈初的低落,这是魏阿姨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应该有许多少年时的回忆。
两人认识是在高中时期,虽说是高中同学,实际上陈初在高中只读了一年,其它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学。
也就是在高一,李成蹊才知道什么是天才少年。
初中以前,陈初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差别,只是用两年时间读完了初中,老师们有一点吃惊而已,但是到了高中这人就好像开了外挂,在学习上的天分充分展现。
高一的数理化对他来说就像在大树底下看蚂蚁搬家,大概因为他已经旁听过许多大学的课程,高二的时候他就自学编程,把题库做成了游戏,没事儿自己玩升级。
大家都以为他大学会去读计算机,没想到这家伙选了生物工程。
虽然陈初学习好,性格也不太差,但是运动能力十分感人,没人和他玩。
李成蹊教他打乒乓球,永远一个球打一个来回,还必须是陈初发球;教他打羽毛球,他把球抛起来总是差一点能挨着拍子;教他打网球,整场都是跑来跑去捡球;后来李成蹊发现,踢足球好一点,至少脚能挨上球,那球也能顺利表达要奔向远方的含义,但是陈初的体能跟不上,虽然累得和狗一样塌着腰也不说停下来休息的话,可李成蹊也担心哪天不注意他那细腿会跑折了。
直到开始打篮球,李成蹊才觉得陈初顺眼起来,打全场是不可能了,但好歹在场上跑二十分钟没问题,高一的男生壮的少,大部分都是细竹竿,只要跑跳合格,个子高一点就占便宜。
到了高一下半学期,大家熟悉起来,都发现陈初虽然学习上是个帝王,但平时生活比较土鳖。一开始被陈初颜值和学霸光环吸引的少女们,从呼啦啦一大帮变成了少数的几个坚定者,毕竟对于高中生来说,除了学习是主业,聊偶像,追潮流才有更多话题,然而陈初对此类话题绝缘,他的生活相当简单无聊,甚至严谨刻板。
每天要在阳光下运动一两个小时,预防近视,这是妈妈在他看书太认真时说的话,他记下了。在没学会任何球类运动之前,夏天和秋天他就在路边毫无遮挡的地方,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调整自己,确保身体前后左右都晒得到,到了冬天,即使刮风下着雪,吃完饭他都会在学校里转圈走,一边维持热量平衡一边计算时间。
所以他很早就出名,并不是因为他的学习,也不是因为他的颜值,只是因为他的这种坚持,特别怪异。李成蹊问过他,你怎能做到数十年如一日,没一天偷懒,陈初指指脑袋说:“这里不允许!”
第十七章 天才的敏感神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