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小秦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嘛,讲得头头是道的,思路也很清晰。”杨帆认真听完题三的解法后客观地评价道,原先他纯粹只是好奇没有黑板粉笔的会讲将如何进行,没想到秦浩然竟像是提前准备好了一样,拿出了许多写有解题步骤的宣纸,让人一一贴在了大木板上,再对照着讲解起来,效果居然还不错。
唐德荣嘿嘿一笑,道:“这小子明显是有备而来啊,像是与那张文成提前串通好了似的。”
“不错,我也有这种感觉。”林家驹附和了一句,然后也赞赏地道:“不过这小子年纪不大,讲得确实似模似样的,让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
“长风啊,你说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竟能想出这种题目?”唐德荣转而看着杨帆小声嘀咕道。
杨帆摆手否认,随口回了一句:“这哪是我想的啊?都是手机上看来的。”
“公子,手机是什么书啊?”张玉林十分感兴趣地追问道,而一旁的林家驹和唐德荣也是一脸的好奇。
呃。。。杨帆只是摇了摇头,并没有回答,三人见状也没有追问,而是继续“听讲”去了。
杨帆对题目一的解法并没有什么兴趣,这题只要思路对了,剩下的纯粹就是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只是如今的大宋朝没有电脑,没有计算器,也没有阿拉伯数字以及列竖式做笔算的方法,只能借助一些结构简单的计算工具,例如算盘和算筹,杨帆对这些倒是挺感兴趣的,算盘他小学时还接触过,至于算筹,他还真是第一次见。
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
在算筹计数法中,是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的,其中一至五均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六至九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以此类推,就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了。由于它位与位之间的纵横变换,且每一位都有固定的摆法,所以既不会混淆,也不会错位。毫无疑问,这样一种算筹记数法和现代通行的十进位制记数法是完全一致的。据《孙子算经》记载,算筹记数法则是: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
杨帆观秦浩然用算筹进行乘法计算时,先摆乘数于上,再摆被乘数于下,并使上数的首位与下数的末位对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用上数首位乘下数各位,把乘得的积摆在上下两数中间,然后将上数的首位去掉、下数向右移动一位,再以上数第二位乘下数各位,加入中间的乘积,并去掉上数第二位。直到上数各位用完,中间的数便是结果。
总体来说,珠算、筹算、笔算,三种算法的计算顺序有所不同,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要将不同数位依次相乘,都要将乘积错位相加。
比较起来,笔算需要的工具最简单,一张纸一支笔即可。哪怕没有纸笔,折一根树枝,在泥土地上也能列竖式。珠算必须有一把算盘,筹算必须有一捆算筹,都没有纸笔简省轻便。
当然了,如果对比计算速度,对熟练的人来说,珠算会比筹算快得多,也比笔算快得多。很多人只要把算盘口诀背得滚瓜烂熟,打起算盘来那是有如神助,嘴里报数,手上不停,简直能用“说时迟,那时快”来形容。
在杨帆“神游天外”的时候,秦浩然已经将题目讲解完毕,在众人的热烈掌声中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我去,这题也太难算了吧,看得我头晕。”林家驹摇头晃脑地说道。
唐德荣则笑着拍着林家驹的肩膀安慰道:“岂止是我们头疼,你看看这周围哪个人不是这样的?”
“那是你们没有见过我家公子的算法,其实并不难懂的。”张玉林“趾高气扬”地?N瑟道。
“哦?长风竟是有秒解,快快与我说上一说。”林家驹迫不及待地转过去看着杨帆道。
杨帆淡淡一笑,道:“这有何难,你们要想学,就让玉林教你们好了。”
林家驹和唐德荣一脸怀疑地看向张玉林,明摆着不相信这个才十二三岁的小孩能教他们,只以为杨帆这个新晋的“东京神算”是在故意消遣他们,这朋友还做不做了?
第64章 会讲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