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章 争论[1/2页]

浪迹大宋 米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帆一行四人在小书童的带领下步入园内,此刻的诗曼园中,入眼便是形形色色的亭台楼阁、重峦叠嶂的假山,园中,松桧梧竹、小桥流水、美丽池塘等美景一应俱全,让人沉醉其中。
      槽,果然是有钱人的家啊,在杨帆待过的地方中,也只有宋家的牡丹苑能比这园子更胜一筹了。
      趁着杨帆等人欣赏园景的时候,小书童不知道从哪里搬来了一张小桌子,桌上还陈列着笔墨纸砚。
      “杨公子,可否请您将方才的词写下来。”小书童走到杨帆面前拱手作揖,十分崇敬地请求道。
      人家都这副态度了,而且连桌子都搬来了,相应的笔墨纸砚也是准备齐全,杨帆自然也不好意思拒绝,便依旧让张玉林代笔,将《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词写在了纸上。
      小书童对此颇感不解,这时候,特别还是一首传世名词,杨帆不应该自己留下墨宝吗?
      见杨帆他们有赏景之意,小书童也就没有催促,在告知他们雅集所在楼阁后,便带着杨帆的“临江仙”先行匆匆离去了。
      小书童找到他们家公子时,徐?正在古朴典雅的内室之中,恭敬地陪着三位老者聊天,小书童只能老实地站在门外张望,因为他对这三位老者并不陌生,他们一位是当朝国子监祭酒李守中,一位是前观文殿大学士钱文礼,最后一位炎亲王赵元德乃是官家的亲叔叔。
      确切地说,三位老者是这次秋月雅集特地请来的评判,他们不仅德高望重,一身才学也非常高雅,如今正是在对呈上来的作品进行评判鉴赏,以决定出谁是此次秋月雅集“斗词”的胜者。
      徐?余光看到他的小书童徐达似有急事找他,便伸手将他唤了进来,小书童这才小声地将园门前的事情简短地说了一遍,然后把手里的宣纸递了过去。
      不就是首词吗?徐?只以为小书童徐达是在夸大其词,但当他满不在意地将目光落在宣纸上时,只看了开头一句,他便被震撼到了,瞬间便明白为何徐达会如此急着来找他了。
      徐?当即坐直了身子,收敛起心神重新认真地看了起来,这越看他越是激动,甚至连身子都不由自主地颤抖着。
      “义夫,遇事当处变不惊,何事如此激动?”赵元德抿了口茶,笑着谆谆教诲道,他膝下无儿无女,对这个大侄女所生的儿子,向来是疼爱有加,小时候更是常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一旁的国子祭酒李守中捋了一把胡须,笑呵呵地说道:“看他这副样子,许是看到了什么名词佳作了吧?”
      徐?哈哈一笑,举着手里的词作拱手作揖道:“还真叫祭酒大人给说中了,义夫之所以如此欣喜若狂,盖因遇上了此传世名篇。”
      “竟有此事?快快呈上来与我一观。”赵元德颇为兴奋,他有三大爱好,一是品茶,二是垂钓,三是赏词,乍一听到有佳作诞生,他这心里早已心痒难耐。
      徐?不敢耽搁,连忙恭敬地将手里的词作呈了上去,炎亲王亲手将宣纸平铺在桌案上,然后凝神静气,赏析起来。
      片刻后,只听炎亲王拍案而起,嘴里高呼道:“好好好!果然好词也!”
      李守中和钱文礼默契地对视一眼,同时起身朝炎亲王那边围了过去,好奇心起的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词作,竟让一向淡然处世的炎亲王如此“失态”。
      而另一边,小书童走后,杨帆他们反倒不着急了,反正本来都已经来迟了,索性就慢慢地一路游览过去,欣赏着沿路的水石潺???缰裣嗤蹋??谭紧粒?菽咀攒埃?彼?侵沼谔と肟砝?薇鹊奶?美锸保?⑾肿腊干下?歉魇骄?赖牟杈呔泼蟆⒄溻室旃???衅婊ǖ阕骸
      比如桌子上有几盘冒尖的、红红绿绿的“珠花看果”,这些名为“看盘”,顾名思义,就是给人看的盘子,不是吃的。看盘里有好闻的,比如香橼;也有好看不好吃的物件,比如?i楂。桌案上不光有看盘,还有多种多样的“插花”装饰,让杨帆仿佛走进了后世的高级餐厅里。
      一众文人雅士神态各异,或凝坐,或高谈阔论,或把盏私语,儒衣纶巾,意态闲雅,一派悠游闲适的样子。而小厮婢女,则忙着温酒、备茶,或端杯捧盘,往来其间。
      杨帆一行四人的到来,倒也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们便自己找了个比较靠后的角落低调地坐了下来。
      “好像也没什么意思啊?”杨帆砸吧着嘴,喝了口酒,味道还不错。
      林家驹把手里的酒一饮而尽,也有些疑惑地说道:“可能我们来晚了吧?按理来说不应该这么平静啊?”
      “嗯,这按酒不错,大家尝尝。”唐德荣招呼着大家道,他才不管这些,对他来说,有好吃的便是一大趣事。
      唐德荣口中的“按酒”,说的是下酒菜,意思是喝一口酒,来一口菜,把翻涌的酒气“按”下去。听到这个贴切的名字,杨帆突然明白,为什么边吃边喝会喝得多了。

第63章 争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