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的宴会上,下酒菜可是很有讲究的,特别是一些豪富之家,每喝一盏酒,就换一次下酒菜,而且每次都有两到三道下酒菜。除了有冷热混匀、荤素均衡的特色之外,甜点、果酒也别具一格。
“烦请大家静一下,容我说几句话。”正当杨帆他们躲在后面研究下酒菜时,一道低沉浑厚的嗓音突然在场中响起。
杨帆下意识地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相貌堂堂的儒雅书生正站在厅堂的正前方朝着四周拱手致意,身姿挺拔,气势不凡。
此人说话颇有分量,在场的文人雅士也很给他面子,本来还略显嘈杂的会场在他发话后顿时便安静了下来。
“他就是张文成,字子华,京城四大才子之一。”林家驹在一旁小声地给杨帆介绍道。
那张文成见大家都安静地看着自己,便笑着说道:“方才义夫告知我,此次呈上去的临江仙词作极多,王爷他们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评判。”
此话一出,底下的人群便有些骚动起来,张文成伸手虚压,继续道:“诸位,既然还有时间,不如我们来场会讲。”
会讲是什么?杨帆一脸懵逼地看向身旁的林衙内,林衙内便会意地“科普”起来。
会讲,朱文公即朱熹认为是“会友讲学”,南轩先生张?蛟蛉衔?恰盎峒?猜邸薄2还??堑囊馑级疾畈欢啵?峤布词浅植煌??豕鄣愕穆鄣谢蜓в丫刍幔?浴拔誓蜒锶叮?衅婀采停?幸晒参觥保?械憷嗨坪笫姥?跹刑只岬囊馑肌
“既是会讲,总得有个主题吧?”有个年轻书生朗声道。
人群中顿时响起了交头接耳的讨论声,而后有人大声建议道:“最近京城之中,最热闹的莫过于杨氏四题了,不如我们今天就来聊聊算学?”
“算学小道耳。”有人嗤笑,反对将算学拿来会讲。
如今的宋朝,程朱理学才是官方意识形态,对通经、修德的注重远远排在经世致用之前,算学在官方上并没有什么地位。
实际上,唐朝时曾一度把算学纳入科举范围,国子监还专门开办了“算学馆”,设置算学博士和算学助教主持日常教学工作。
而且当时的朝廷还让李淳风编订了十部算经,统称《算经十书》,作为官方教材。让数学入科举,数学过关就可以做官。
但奇怪的是,到了晚唐,明算科考试停止了。停考的原因是,应试的人太少。
原来,国子监博士的官阶是正五品上,算学博士的官阶却是从九品下,是官阶中最低的一级。这与读书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理想相差太远,算学自然就没什么地位了。
这笑声听着刺耳,隐含的轻蔑之意更是让杨帆很不舒服,数学可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不该被人如此轻贱对待。
“此话有些过了吧,周官六艺,数与居一焉。而五艺者不以度数从事,亦不得工也。”当即有人站出来反驳道,表明在前贤眼中,算学位列六艺之一,而且是礼、乐、射、御、书其它五艺的基础,自有其致用能力。
杨帆颇为认同地点了好头,此人的这番观点倒是和他不谋而合,听声音还挺熟悉的,杨帆循声望去,嘿,这不是“老熟人”小秦嘛,旁边还坐着小钟。
那人亦不甘示弱,站起来道:“颜师在其《颜氏家训》中就说过,算术亦是六艺要事,自古儒士论天道、定历律者皆学通之。然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
“朱文公亦曾言,古人志道据德而游于艺,然九数虽为最末事,若而今行经界,则算法亦是有用的。”竟还有人附和道。
意思是说读书人就该皓首穷经,算学并不是什么专门学问,甚至认为算学是“九九贱技”,研究科技也会被看作“玩物丧志”。
而后小秦又站起来说道:“术数虽居六艺之末,而施人之事,则最为切务。”
“不错,黄帝命隶首做算,大禹以规、矩治水,算学一开始就有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小秦这方也有人站出来帮腔道。
“大而国家之兴废,小而人事之得失,算学在天时、田域、测望、赋役、钱谷,甚至营建、军事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功用。”秦浩然更是掷地有声地继续补充道。
可以啊,这小秦何时变得如此能说会道了,不仅言词犀利,还有理有据的,杨帆快意地喝了口酒,暗中为小秦点赞助威。
“好了好了,何至于此。”“主持人”张文成眼见双方僵持不下甚至有要吵起来的趋势,赶紧适时地站了出来主持大局。
张文成温润一笑,道:“那杨氏四题确是传得沸沸扬扬的,可见自有其原因,趁这个机会探讨一番又有何妨呢?”
这一番话,算是给此次会讲定了主题,也没有人再不识趣地站出来反对。
第63章 争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