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月初一寒衣节的过去,天气也逐渐凉了起来,立冬那天,秦浩然居然托张玉林给杨帆送来了一张请柬,竟是邀请杨帆去参加秋月“雅集”的。
雅集,源起于汉末,兴起于魏晋,以雅为诉求,以集为形态,尚雅之人以情怀行雅事的聚会,是谓雅集,是文人雅士们吟咏诗文,议论学问的集会,高尚而不庸俗,美好而不粗鄙。
历史上有名的雅集有很多,比如“书圣”王羲之组织的兰亭雅集,闻名于世的《兰亭集序》便是在王羲之在“微醉之中,振笔直遂”中写下的。
宋朝,对于它的前辈唐朝感觉一般,却十分崇尚魏晋文化。魏晋有雅集,宋人也得有。
宋朝望族有雅集、游宴之风。他们“或十日一会,或月一寻盟”,以文会友,游山历水,诗文相和。琴、棋、书、画作伴,酒、茶、香、花助兴,恣意,潇洒又风雅。而宋朝最出名的雅集莫过于西园雅集。
西园雅集的发起人是宋神宗的“渣男”妹夫,宋朝著名画家王诜,西园也是他的府邸。西园雅集汇集了当时的文豪名流,苏轼、黄庭坚、秦观、李公麟、米芾等人赫然在列,吟诗作词、抚琴吟唱、品茶赏花,总之,文人骚客崇尚的雅事他们都给做了一个遍。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一年好时节”,秋收冬藏,在一年中的这时候,最忙碌的农民也都基本完成了秋收,准备开始在家“猫冬”了,更不用说那些最爱春花雪夜的士大夫了。
西园雅集发生在盛夏,可是很明显,漫漫冬日才是举办“诗社”“雅集”最好的时间,无趣的冬日总得有事情消磨时间。
大宋人爱风雅,所以只要和“雅”沾边的事物他们都愿意尝试,焚香、点茶、挂画、插花是宋朝的文人最喜欢做的事情。雅集上自然也少不了这些内容,更别说还有诗词歌赋这种文人骚客间最为主要的“交流”方式了。
先秦人喜欢诗歌,是通过“当筵歌诗”、“投壶赋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也是最原始、也最流行的一种“斗诗”形式。据《春秋左传·昭公十二年》,当年齐侯、卫侯和郑伯到晋国,拜贺新君即位。席间行投壶之礼,赋诗助兴。中行穆子举箭而歌:“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投中了,轮到齐侯。齐侯举矢接其茬而歌:“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如此“斗诗”,也开了宴席酒令令辞之先河。
魏晋时期热衷“金谷酒数”、“曲水流觞”,西晋的石崇便是最具代表性的文人之一。石崇擅长诗文,又是大富豪,他在洛阳郊外、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建造了豪华的“金谷园”,方便文人诗友聚会赛诗。宴席上,石崇与宾客常常当筵赋诗,创作出了不少佳篇,统称“金谷诗”。石崇为“金谷诗集”亲自作序称:“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也是后世仍然流行的“罚酒三杯”之俗的由来。
石崇的金谷宴席往往有几十人参与,其斗诗规则被称为“金谷酒数”。这种饮酒、赋诗的玩法,在诗词高度繁荣的唐朝更是大行其道。诗人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称:“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金谷酒数”是中原北方文人的发明,而在当时的南方则流行临水设筵,以“曲水流觞”的方式作诗、斗诗。觞是一种酒器,多为木制,可漂浮,从上游流来的觞在谁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饮酒赋诗,他人唱诗应和。
唐代诗人辈出,诗作充栋,可谓“诗的唐朝”。后世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最出彩的“飞花令”,早在唐代就是诗人最喜欢玩的酒令之一。“飞花令”又叫“春城无处不飞花令”,因盛唐诗人韩?《寒食》诗首句得名。“飞花令”其实是“飞觞令”中的一种,约定所答诗中出现某字,就是某令,故又叫“拈字流觞”,如出现“花”字,就叫“花字流觞令”;出现“月”字,就叫“月字流觞令”。
“飞觞”有多种玩法,如合席约定每人吟一句诗词,其中要带“花”字,其难在“花”字须出现在特定位置上,如第一个人说“花落知多少”,那接下来的人说的诗句中“花”就得在第二字位,答“五花马,千金裘”是对的,如果说“感时花溅泪”就错了,要罚的。再接者“花”就得在第三字位:“月照花林皆似霰”,如果说“迷花倚石忽已暝”也不对,要罚酒。
也有不讲字序的,吟出古诗中的“花”字排在哪一位,哪一位饮酒,接着继续行令“飞花”。一般情况下,所有参与者都飞到“花”时才令毕,酒席才可结束。因此,玩“飞花令”时人人都少不了被罚酒和敬酒,确是“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令”虽为酒令,但它也是名副其实的“诗词大赛”规则。
唐朝乃“诗的天空”,而宋朝则是“词的黄金岁月”,宋朝人青睐“唱酬”以“词言情”。唱酬亦称“唱和”、“酬唱”,要求“共题同作”,唱酬规则有酬和、赓和、追和、分韵、依韵、用韵、次韵、步韵等多种手法
第61章 雅集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