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章 夜谈[2/2页]

浪迹大宋 米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了,可以考虑把高度酒给弄出来啊,无非就是蒸馏一下,应该没什么技术含量,不过问题是,宋人虽然好酒,但会接受高度酒这玩意儿吗?杨帆突然想到。
      “你也可以按我先前说的,将房子给组出去,或者把你剩下的钱拿去放贷,收入还是不错的,也比较稳妥。”
      “像是海外贸易这种高风险的亦或者长途运输这种回报周期长的,虽然收益高,但我还是不建议你碰。”
      说着说着,张大宝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自嘲一笑道:“你看我这说了半天,都是些没什么用的,哎,我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二郎莫怪哈。”
      杨帆微微摇头笑了笑,随手拿起啤酒与张大宝对饮起来。
      “唔,我又想到一个赚钱的方法,二郎可有听过度牒这东西?”张大宝脸色红红的,明显有些上头,话也多了起来。
      杨帆点点头,不以为意地说道:“这我知道,那不就是和尚的身份证明嘛!”
      张大宝道:“不错,这度牒就是和尚的身份证明,有度牒的出家人才是合法的。然而东京城里拥有度牒的可不仅仅是和尚,有钱人手里的度牒更多。”
      “哦?为何如此?”杨帆奇道,那些有钱人拿着度牒肯定不是想出家当和尚的。
      张大宝解释道:“这种度牒吧,它是没有填名字的,如果你想要出家,就得掏一笔钱跟朝廷购买,而每年朝廷售卖的度牒又有限,所以那些有钱人就将度牒买来囤着,等到度牒涨价时再抛出去,从中赚取一部分差价。”
      我去,这不就跟后世的炒鞋、炒币一个道理吗?听完张大宝的解释,杨帆一下子便反应了过来。没想到大宋的人民居然也会这种招数,虽然不怎么高尚,但商人一向追求利润,况且是合法的,既然不犯法,就不应该受到太多的约束。
      “倒是有趣,不过这当中的利益应该不怎么样吧?”杨帆兴致缺缺,对这种囤积居奇、倒买倒卖的生意不怎么有兴趣。
      张大宝微微摇头,随口应道:“那是自然,像二郎这般卖扇,虽然暴利,却只是一时,不够长久,世上的生意,绝大多数还是讲究薄利多销、细水长流的。”
      杨帆敷衍似的点点头,脑海里的思维已经开始发散开来。
      这么一番交谈下来,杨帆觉得自己想要在当前的大宋社会里赚钱,以自己粗浅的经商知识和手段,想要插足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太容易啊。
      还是得靠发明啊,所谓物以稀为奇,只要有好的产品在手,还需要自己费尽心思去营销吗?就比如玻璃,杨帆觉得要是自己能把玻璃给弄出来,自己这一辈子大概是衣食无忧了。可惜了,这玩意儿他暂时没什么头绪,日后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以大宋目前的条件,四大发明已经齐全了,还有什么是自己可以发明的呢?杨帆绞尽脑汁地思考着。从衣食住行方面来看,衣服没什么好创新的,有那也是奇装异服;吃这方面,大宋的炒菜已经很成熟了,且杨帆自己也不是那块料,虽然房车上似乎有菜谱;大宋的客栈酒楼林立,服务也极好;出行方面,大宋目前的出行租赁服务已经很发达了,范围遍及城乡。
      牙刷、牙膏,大宋也已经有了,再想想,难道真的只能酿高度酒了?那是不是能弄出酒精?
      酒精,这东西好啊,杨帆脑子里像是有一道闪电滑过。
      酒精不仅能够消毒,也可以用来制作花露水或者香水。
      大宋人在生活中是一刻也离不开香气的,朝堂上要焚香、书斋上要焚香、晚上睡觉的时候睡帐里都要焚香;另外男人和女人一样,衣服都要熏香。宋代还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叫梅香窦臭,一个叫梅询的大臣,他每天早晨起来办公之前,穿上官服之后,是站到香炉上面熏自己,连衣服带官袍一起熏。熏够了之后,他把这两个袖口兜住走,到办公地点坐下之后把袖口一松,这个两袖口的香气就飘出来把整个的办公场所都熏香了。
      而大宋朝的贵妇,有重大活动外出时,就在两个袖口里头,每个袖口都垂一个香球,这个香囊里头是有平衡仪的,可以焚着香饼但是不洒漏不着火,然后旁边有一个或者两个小丫鬟也提着一个香球。这样的外出,车走过的一里地都是香气的,所以大宋是一个人人飘香的时代。另外它还有很多让身体飘香的办法,比如说戴香珠串,更多是戴香囊,甚至扇子上要戴香扇坠;另外当然还有一个很日常的做法,就是焚香。所有这些香品都是合香,也就是用多种香料合在一起做成复合香调的香品。
      因此以大宋目前的风气,如果杨帆弄出香水来,肯定会深受欢迎的。
      对啊,还可以做肥皂啊,杨帆猛地一拍脑袋,自己怎么能把肥皂这玩意儿给忘了呢,这可是穿越必备技能之一啊,跟做玻璃比起来,肥皂做起来无疑要简单得多。酒精既可以溶于油脂,也可以溶于水中,能够增加油脂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加快皂化反应速度,用来做肥皂再合适不过了。
      对于爱干净、懂享受的大宋人民来说,沐浴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宋城里多浴堂,比如东京城中就有一条街巷,以公共浴室多而闻名,被人们称为“浴堂巷”,宋人也将浴堂叫做“香水行”。公共浴堂门口大多挂壶,通常前面设有茶馆,供人饮茶休息,后面才是供人沐浴的浴堂。到浴堂泡个澡,费用也不高,大约每人十文钱,且还有搓背的服务。
      大宋民间虽已广泛使用澡豆粉,甚至出现了“肥皂团”,此物是将天然皂角(皂荚)加工成粉末,然后配入香料,再制成橘子大小的球,专门用来洗浴清洁。但如果杨帆将去污能力更强的肥皂发明出来,肯定能够取代澡豆粉和“肥皂团”的位置,成为大宋人民的首选。

第28章 夜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