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尽管住下就行,何必急于一时呢?”下着雨的夜里,房车所在的别院,张大宝略显不舍地说道。
杨帆莞尔一笑,一手搭着张大宝的肩膀,道:“我在牡丹苑里叨唠多日,也是时候离开了,况且我那地方还是你给介绍的,离这里又不远,你和宋公子等人随时都可以过来玩啊。”
杨帆到底还是在城外买了一处宅院,就在牡丹苑不远处,骑马也就二十来分钟吧。
跟城内的那所宅院比起来,地处东京城外西南、北林琼林苑的这所完整的三进四合院,面积可要大了许多,不仅有倒座房所居的窄院,厢房、正房、游廊、耳房、后罩房等一应俱全。地理位置虽然偏僻然胜在周围环境优美,完美符合杨帆用来安置房车的想法。其主人是个姓唐的中年醋商,虽然不怎么过来住,但院子保养地不错,原先人家是没打算卖的,只不过杨帆财大气粗,成功用八千贯这个高出市价两千多贯的价格将院子买了下来。
将房子买下来后,杨帆让人重新加固了院墙,又花费了一笔钱将院子周围的田地也给买了下来,终于打造出了这所私密性极好的理想“杨宅”。
“我先走了,趁现在还在下雨,路上应该没什么人。”杨帆坐到驾驶座上,将房车启动起来。
等了这么多天,就属今天的时机最好了,趁着夜深,又有大雨掩护,杨帆自然要把握机会将房车安全低调地开过去。
张大宝熟练地打开车门,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道:“反正闲来无事,我与你一道过去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为了防止房车太久不开产生电瓶亏电之类的问题,除了日常的保养清洁以外,杨帆也会趁着牡丹苑周围没人的时候,开着房车去溜达一圈,而牡丹苑里的这些人,因为都比较熟悉了,所以杨帆也没有避讳他们,反而会趁机邀请他们上车体验一番“坐车”的感觉。
“长风,我知道你此次卖叠扇赚了不少,但你既有意长居城外,何不索性让那对姐弟也搬过来,然后把城内那所宅院给租出去呢?”房车上,张大宝带着善意、苦口婆心地劝说着杨帆。
杨帆赚钱买房,即便是在城外这种升值相对较慢的位置,张大宝仍是支持的,因为他知道杨帆是为了安置身下这辆引人注目的“车”,不得已而为之,所以他也很尽心地帮着杨帆挑选了这么一所宅院。但杨帆决定让张玉兰姐弟两人留守城内,而他自己住在城外的做法,让张大宝难以理解。要知道,城内那所宅院要是租出去,每月起码能有十来贯的租金呢!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杨帆双手紧握方向盘,目视前方,笑着道:“他们姐弟两还得读书呢,我当初既然答应了他们,自是不好反悔。况且,我如果进城办事或是游乐,也得有个落脚之地不是?”
杨帆当初提议雇佣张玉林姐弟两人时,那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帮助他们,后来更是主动给他们安排了私塾读书。大宋女子虽然很少光明正大地接受正规的官方学校教育,但是只要出得起价钱,接受一些私人塾师的教育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姐姐张玉兰坚持着不肯去,而是留在家里勤劳干活,将偌大的宅子整理地一丝不苟、干干净净。
不过,张玉兰闲暇之余,也会让弟弟张玉林教她读书习字,可以看出,并非是她不想读书,只是她觉得不应如此,受人雇佣,岂有不干活而跑去读书的道理?杨帆苦劝无果之下也只好作罢,令他比较欣慰的是,张玉林那孩子读书确实很是刻苦。
而如果让姐弟两人搬到城外,张玉林读书就是个问题了。好比是后世的学区房,城外的私塾机构肯定是比不上城内的。而且,杨帆是个怕麻烦的性格,也不在乎这点“小钱”。
张大宝拨弄着胸前的安全带,叹息道:“能遇上你啊,是他们姐弟两的福气。”
“不过,他们姐弟两都住在城里了,这城外不就只剩你孑然一身?”
“明儿我们就进城找那些行老和牙人,雇几个仆人和粗细婢妮。”
“对了,还得有厨子和园丁才行,反正二郎你也不差这点钱。”
张大宝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替杨帆考虑着家里的运转。
杨帆笑了笑,依旧目不斜视地开着车,城外的道路本就不好走,加上夜间视线不明,还下着雨,他这个新手司机可不敢有一丝马虎。
即便杨帆开得很慢,不过由于那新家离得很近,借着夜色和这场大雨的掩护,才十来分钟的时间,就到了。
“李叔李婶,是我呀,杨帆。你们按我先前说的,去将后院的院门打开吧,我要将这车开进去。”杨帆将车窗打开,探出头去,朝等候在门口的一对中年夫妇喊道。
借着车灯和门口的灯笼,李石夫妇俩看清了杨帆的样子,这才松了一口气。虽然杨帆已经提前和他们打过招呼,让他们今晚候在门口,等他“开车”归来,
第27章 安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