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章 利润[1/2页]

浪迹大宋 米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东家,又是来买桃花叠扇的,我们自己为何不多做一些来卖呢?”周家扇铺里,店伙计再一次看着两位客人失望离去后,连忙转身凑到周掌柜身前小声问道,七夕过后的这几天来,来扇铺里求购桃花扇的人数急剧上升,身为周掌柜的远房侄子,这名店伙计自然也知道那批桃花扇出自他们周家扇铺。
      周掌柜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遗憾又无奈地感慨道:“哎,此次却是我看走眼了。”
      “想当初,杨公子还邀我入股,一同做这桃花扇新型叠扇,只是我那时并不看好这桩生意,便婉拒了他,只负责为他制作扇子,却不想,如今这扇子竟是如此受欢迎。”周掌柜回忆往昔,苦笑着道。
      店伙计道:“实在是那出桃花扇太精彩了,而且就像是为叠扇量身定做的一样,随着这几天桃花扇的不间断表演,这叠扇的价值也跟着水涨船高,莫非那杨公子早有所料?”
      周掌柜点了点头,侄子的话不无道理,一开始杨帆找他谈生意时便显得胸有成竹,叠扇的样式也是完全依据他的要求,且杨帆当时还送了他一张一票难求的桃花扇首演门票,只是他没有什么兴趣,随手送给了自己的女儿。后来桃花扇名声渐响,一票难求,他也是想方设法去看了一场,才发现这其中颇有蹊跷,如侄儿所说,扇子和桃花扇这出戏仿佛就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桃花扇这出戏定与杨帆有关,兴许就是他写的,其目的便是为了他的叠扇生意,年纪轻轻便有如此缜密的计划,完全就是个商场老手啊,亏自己当初还暗地里腹诽他年少轻狂,联想起杨帆的所作所为,在商场里沉浮多年的周掌柜大胆地揣测着,同时又有些惭愧。
      店伙计又接着道:“东家,张家扇铺和李家扇铺都已经推出了几款效仿桃花扇的叠扇,卖得不错,再这么下去,我们周家扇铺可竞争不过他们。”
      “况且那杨公子当初也没说不许我们卖叠扇啊。”店伙计继续添油加醋地说道。
      侄子的这一番话,让周掌柜有些意动,如今东京城中的叠扇利润之高,实在让人眼红。正版的桃花扇供不应求,在这股热潮下,求而不得的人们只好退而求其次,即便是其他扇铺匆忙仿制出来的赝品叠扇,也依旧是大卖特卖,让那些扇铺赚得盆满钵满。
      商人本就逐利,虽然周家扇铺是杨帆的合作伙伴,但面对如此时局,周掌柜也有些坐不住了。
      “周掌柜,如今桃花扇火爆东京,我看其他扇铺里都有在卖类似的叠扇,你这扇铺里为何没有啊?”笑意吟吟的杨帆站在店铺门口,扫视了一眼后说道,这么大的一个商机,周老板不应该看不到啊!
      这可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周掌柜和侄儿惊了一下,连忙起身将杨帆和一旁的张玉林迎进屋内。
      店伙计很有眼色地奉上香茗,周掌柜讪讪笑道:“长风啊,你那桃花扇虽是我周家扇铺所出,但我周家扇铺也是收钱办事,既然收了钱,又怎么好意思抢你的生意呢?”
      你也太老实了吧,杨帆摇了摇头,笑道:“周掌柜此言差矣,那桃花扇费时费力,产量您是知道的,即便是我一次性全部拿出来,肯定也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而随着时间的变化,这股叠扇热潮肯定是会消退的,何不趁着这段时间,弄一些简配版的叠扇来卖呢?”
      其实,杨帆并不担心市场上出现竞争者。首先,杨帆的桃花扇走的是精品路线,量少而精,已经有了高大上的“品牌效应”,不惧竞争;其次,叠扇的工艺并不复杂,出现仿制版叠扇是必然的;其三,借着这股叠扇热潮,市场上这批大量出现的叠扇如果能够被大宋人民所接受,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如若人们愿意接受这叠扇,还是要以精为主,那些粗制滥造的叠扇最终还是难登大雅之堂。”杨帆继续说道。
      周掌柜点点头,对此颇为认可。
      杨帆笑着接着说道:“周掌柜,我此番来,便是想再与你谈一笔生意。”
      “长风可是要接着做那桃花扇?”周掌柜闻言眉毛一抬,张口问道,杨帆之前要求的一千余把桃花扇,周家扇铺已经都如数完成了。
      “不错,那批桃花扇做完后,不是还剩下了许多湘妃竹吗?我本寻思着将其转卖出去,现在想想,不如留下来接着制成叠扇,而且还要达到桃花扇那种层次。”
      “现在市场上的叠扇鱼龙混杂,品质参差不齐,如果人们开始接受这种叠扇,也只有顶级品质的叠扇才能经过大浪淘沙,最终留存下来。”杨帆说出自己的观点。
      湘妃竹是顶级的扇骨材料,以东京城目前各大扇铺争相求购好材料的情况,只要杨帆愿意,手握东京城最多湘妃竹货源的他,一转手便能轻松赚上一笔。杨帆之所以改变想法,除了成品扇子的利润更高之外,也想在叠扇市场上作出一番引导,不想让好不容易创造出来的风潮被粗制滥造的叠扇给破坏掉。
      杨帆出手豪爽,性格坦率,加上这次桃花扇展露出来的手段,此番他再一次主动提出合作意向,

第26章 利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