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
杨帆自然又是一番客套。
而后李默让巧儿和香桃上前,揭开托盘上的红绸布,笑着开口道:“我家主人俗务缠身,不便前来,这些谢礼还望杨公子能够收下。”
杨帆定睛一看,只见巧儿端着的托盘上,十块沉甸甸的金铤整齐地排列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金铤采用中间小两头大的束腰形,线条优美,两翼微微翘起,金子下似乎还压着一些纸张。
而香桃端着的托盘上则立着一磨花玻璃瓶子,宽平折沿,细长颈,圆肩,球形腹,喇叭形圈足,小平底。颈自下而上略有收狭,上部磨刻二道凹弦纹,下部磨刻四个大小略有不一、不甚规整的圆拱形图案,肩部磨刻一道凹弦纹和一周十二个排列不甚规整的橄榄型磨饰,底部中心留有明显的疤痕。在杨帆眼里,不过是一粗制滥造的工艺品。
在夕阳余晖的照射下下,金子和瓶子此时都显得有些熠熠生辉。
张大宝指着巧儿的托盘道:“此托盘有二百两黄金以及三千两纹银的交子,另有田契若干,杨公子初临我大宋,刚巧用得上,虽不多,也能用上一阵子了。”
交子,也称会子、银票、钱引等,托盘里这些算起来怎么也得三四千贯了。要知道如今东京米价也就差不多每石一贯,而大宋百万禁军,每个禁军五十贯的年俸就足够普通一户五口之家全年温饱有余了。
大宋实行官员高俸制,目的是为了养廉,官员无实职者可以领俸,有实职者则可以另加钱。宰相、枢密这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贯,春、冬的服装每一季会发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粮食每月一百石,这是正俸。还有各种补贴,像茶、酒、调料、柴火、蒿、炭、等都会发放,甚至包括喂马的草料,手下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数量都很丰厚。
而张大宝身为公主的侍卫统领,待遇堪比县令,单算正俸的话,月俸也就三十贯,巧儿手上这一托盘上的钱就够他挣十几年的了。当然,如果加上各种补贴的话,张大宝这个统领一年也有千贯以上的俸禄,算是相当不错了。不过,没有谁会嫌弃钱多的,张大宝虽然嘴上说着不多,但双眼里却满是掩饰不住的羡慕。
杨帆有些好奇地拿起一块金铤,感受了一下,也就比篮球重点。只见铤面水波纹自然完整,正面居中戳印“李六郎十分金”“二十两”等字,而背面戳印“宋宅西”。经张大宝解释,上面的这些印记分别标示着锻造工匠、店铺名号、黄金成色、以及重量。金铤由于价值高昂,虽然并不直接参与日常的商业流通,但可以用于赋税、兑换钞引等。
见杨帆热衷于这些黄白俗物,却对一旁精美的玻璃瓶子视若无睹,李默有些站不住了,生怕杨帆不认识这种宝物,便热情地介绍道:“杨公子,此瓶名玻璃舍利瓶,乃西方传入之物,此瓶材质细腻,色泽莹润,造型简洁而粗放,更难得的是其有着极佳的透明度,依稀可见其腹部磨刻的曲线及橄榄形构成的三组折枝纹。如此佳品,一物难求,价值千金。”
“此瓶乃我家主上心爱之物,特赠予杨公子以报赠药之恩。”李默介绍完瓶子后又紧接着补充道。
李默并没有夸大其词,这个玻璃舍利瓶还真是大宋官家赵?j的心爱之物之一,还不时拿在手上把玩,没想到这次居然送给了杨帆,足以看出官家对杨帆的重视。张大宝和李默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又觉得合情合理,以赵汐公主在官家心里的地位,一个瓶子真算不得什么。
“哦?玻璃瓶如此值钱?那你们还舍得拿出来装西瓜汁?”杨帆一听价值千金,有些惊讶,昨天吃饭时一看到桌上用来装西瓜汁的玻璃瓶,还以为这个时代玻璃器皿已经成了日用品了。
看到杨帆对此有所误会,李默连忙给杨帆普及了一下知识。一般来说,玻璃是透明的,琉璃是不透明的。大宋朝虽然成立了官家玻璃制造作坊“乐玉作”,但生产的仿玉玻璃品质远远不如进口玻璃优质。一件好的玻璃制品是能与金银、玉器、玛瑙、水晶、琥珀、珊瑚、珍珠、猫眼、玳瑁、犀角、象牙、龙涎香等贵重物品相提并论的存在。玻璃制作的饮食器具并不常见,因其数量罕少,极为珍贵,故多为上层社会及富人所拥有。
有些凡尔赛了哈,不就是想说你们家富可敌国呗,毕竟连如此珍贵的玻璃器皿都只是用来装饮料,杨帆暗自吐槽,房车里好像有不少玻璃杯吧,论透明度估计要甩这舍利瓶好几条街吧!低调,等缺钱了再拿出来卖,我靠,想什么呢,这么没出息,堂堂的穿越人士,还用怕没钱?
“助人为乐嘛,这些东西如此贵重,你们还是拿回去吧,只要让我在此多叨唠几日便好。”杨帆推辞不受,玻璃瓶就算了,那些钱财杨帆倒是需要,房车里的东西不到迫不得已,杨帆可不想变卖。
“便是没有这救命之恩,杨公子也可安心在此住下,但这些东西乃我家主上一番心意,杨公子还是收下吧。”张大宝在一旁劝道,这大宋官家送出去的东西,岂有再收回去的道理,如果杨帆不收,他们没办法交差呀。
就像逢年过节收红包似的,“假客气”的杨帆再三推辞后,最后还是“无奈”收下。张大宝和李默总有股错觉,杨帆收下玻璃舍利瓶时脸上似乎带着嫌弃?
第7章 谢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