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杨帆的诉求,张大宝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大概介绍了下杨帆的来历和蛇药,虽然大家对他这个奇装异服的海外来客以及体型硕大会移动的“铁盒子”感到十分好奇,但眼下为公主解毒最为重要,因此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公主身上,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杨帆。
一行人在牡丹苑中并没有待多久,李默带来的两个御医强撑着被马车颠得快要散架的老骨头,给公主进行了一番紧急诊治,结果表示杨帆的蛇药效果显著,两个御医都表示公主已经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也因此,两位御医对杨帆的蛇药赞赏有加,却也因杨帆不知药方而惋惜不已。为了保险起见,一番小憩过后,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只是匆匆塞了些糕点果腹,一行人就在夜色中冒雨将公主送回了皇宫。
而杨帆并没有跟着进城,而是留在了牡丹苑中的一处别院里。张大宝给杨帆安排好食宿并唤来两个女婢供他使唤后也跟着队伍进城去了。
两个女婢看着年纪尚小,放在后世也就是个高中生吧,脸上略施薄妆,却月眉,点檀唇,身着轻薄的浅青色窄袖衫襦,间以色调淡雅文静的粉紫色,配上折枝在纹的衣饰花纹,显得生动、活泼和自然。
杨帆此刻却没有心情去欣赏,张大宝一行刚走,浑身湿透的他便迫不及待地回到停在院子里的房车上,在房车小小的淋浴室里美美地洗了个澡,换上一身**的衣服,扒拉着拖鞋,然后就在两个女婢惊讶的目光下施施然地回到了屋里。
女婢们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看到“贵客”杨帆已经“换洗”完毕,虽然好奇却不敢多嘴,便领着杨帆去了隔壁的一间堂厅。厅堂空间宽敞规整,古香古色的桌椅,配以绿植,显得庄重又不失雅致。正中的桌案上早已准备好了热气腾腾的晚餐和碗筷,在风雨里忙活了一下午,杨帆早已是饥肠辘辘,此时在女婢的伺候下,自是不会客气,欣然入座。
荔枝白腰子、菜羹意葫芦、库鱼、炙羊肉、鲜虾蹄子脍等等好看又好吃的美食,,配上香喷喷的米饭,让杨帆不禁食指大动,不顾形象地大快朵颐起来。
真金白银的餐具,则让杨帆暗叹这家的奢华,看来自己救了一个大土豪啊,这波血赚,房车上吃的也有,但哪有此时坐在这高逼格的厅堂里吃着赏心悦目的大宋美食来的舒服。
期间,讲究人人平等的现代人杨帆也招呼过两个女婢一起用餐,在阶级制度尚严的大宋,两个女婢自是不敢上桌,只是在一旁不停地给杨帆倒酒布菜,杨帆倒是来者不拒,什么都给尝了一下,大宋朝的酒水度数不高,味道还算不错。
杨帆也不勉强,一个人美美地饱餐了一顿,随手又将桌上一个看着有些粗制滥造的玻璃瓶里的冰镇西瓜汁一饮而尽,便结束了在这大宋朝的第一顿饭。
杨帆吃得十分尽兴,等他从厅堂里走出来时,才发现这场倾盆大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雨后的空气清新怡人,夜空中繁星点点,耳边传来阵阵蛙声虫鸣,走廊上、屋子里早已被各式灯笼柔和的灯光照耀着,宛若一副静谧的画卷,一时间,杨帆竟看的有些痴了。
可惜主人不在家,不然心大的杨帆真想秉烛夜游一番。其实他要是真想参观这座宅院的话,两个女婢肯定也是会配合的,但身为客人,要有礼貌,自然不好那般放肆。
杨帆回到了房车所在的院子里,消食片刻后闲来无事,便让女婢取来了几本书籍,打算好生研究一下,这个大宋朝是否是自己在历史课本上看到过的那个宋朝?
杨帆一看书籍封面,不出所料,是繁体字,不是什么别的文明的字体,要不然就抓瞎了。略过“梦溪笔谈”“文苑英华”这两本书名明显跟历史不相关的书本,杨帆直接拿起自己有听说过的“资治通鉴”。这本书在后世的知名度还是蛮高的,但杨帆只是大概知道这本书是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具体内容他其实根本就没读过。
夜深人静,杨帆囫囵吞枣地翻着书,两个俏婢偶尔帮忙奉茶外便默然站立一旁,此时此景,让杨帆颇有**添香夜读书的感觉。
资治通鉴卷帙浩繁,又是繁体字文言文的,语言晦涩难懂,杨帆又是第一次读,难免有些心烦意乱。好在他并不需要真的去啃懂这本书,而只是想大概了解一下历史的大致走向。
幸好,它是一本编年体史书,所谓编年体,顾名思义就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也就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杨帆粗略地按照时间顺序看下去,倒也不难。资治通鉴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杨帆高中是读理科的,脑海里的历史知识不多也不精,他不知道大宋朝的这本资治通鉴和后世的是不是同一本?时间上是否吻合?但上面记述的这些历史好像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最起码朝代更迭这方面和杨帆脑子里所知道的并无出入。
看了没多长时间,杨帆便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繁体字,文言文,又是竖版,而且穿越之前还刚通宵了一夜,再加上开车以及一连串的意外,让他有些心力交瘁。杨帆觉得自己有些急功近利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来日方长,不如先睡一觉再说。
杨帆站起来伸了一下懒腰,余光看了一眼不远处为了“伺候”他,默默站了许久的两名女婢,他有些羞愧又有些不好意思。刚才看书时只顾着看时间和历史大事了,速度那叫一个
第4章 难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