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7章、永军转正[1/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近,王大江成了热门人物,经他管理的草莓大棚,结出了累累硕果。
      这些新鲜的草莓,吸引了附近的游客,这种采摘草莓的体验,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旅游体验项目。
      游客来采摘草莓,顺便就进村体验北塘新村的农家饭,来吃农家饭的人,也喜欢去采摘草莓。
      这样,两个项目起到了相互促进作用,村里人对木生的英明决策,以及王大江的辛苦管理,都充满了感激。
      木生现在是站在全镇的角度,他想再选择几个村推广草莓种植。
      同时,他操办着在北塘村成立了“草莓种植合作社”,合作社的负责人是王大江。
      木生在镇政府腾出了一间房子,专门给草莓合作社办公,这是给王大江的房间,让他到镇里有个落脚的地方,也方便他为别的村做服务。
      为发展草莓产业,木生组织各村村干部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草莓种植的事。
      “今天把大家叫过来,就为商量一件事,可能大家都听说了,北塘村的草莓种植很成功,我最近又和北京的大型超市联系了一下,他们表示市民对草莓的需求量很大,我想听听大家的想法。”木生先开了头。
      “我听说北塘的草莓大棚,很吸引游客哩,俺们村的土地土质肥沃,我想动员村民发展一批草莓种植户。”有一个村干部先发言。
      随后,几个村干部都表示想参与草莓种植项目,积极性都很高。
      赵木生的头脑是清醒的,他一直秉承产业扎堆的聚焦效应。
      因此,他做出决定,先把靠近三屋村的三个村纳入项目区,最好走土地租赁形式的集中种植,不提倡各家各户的小规模方式。
      赵木生承诺,草莓产品的销路问题,由他负责解决,具体草莓项目发展和管理的事,由柳镇长牵头来抓。
      柳镇长是土生土长的南场人,他对地方的风土人情,人际关系都十分熟悉。
      因此,他出面去这三个村做了项目动员,让村民明白,土地可以获得租金,同时,还可以去草莓园打工,获得工资收益,可谓一举双得。
      只要把道理讲通,利弊得失摆在这里,村民们很快就接受了这种新模式,村民的拥护度很高。
      更何况,这村里许多人家在北塘都有亲属,他们早就羡慕北塘村,现代新型农民的幸福生活了。
      不到半个月,村委会与村民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三个村都完成土地流转,这效率是相当高的。
      此刻,王大江成了香饽饽,他被请到村里,帮助村里做大棚设计,指导设施蔬菜的种植。
      他还找专门的检测机构,对土质进行了检测,这是为后期施肥做准备的工作。
      王大江和他哥哥王大军不一样,这人非常地谦逊好学,他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到成长和锻炼,成为村里的种植大咖。
      外村请他的时候,他还是积极主动、倾其所有,毫无保留地帮助其他村发展种植项目。
      现在,刘万山的姑爷陆永军,负责全镇各村的水果树管理工作,无论冬夏,更不用说白天和黑夜,他做到了村里有求必应。
      陆永军有文化,有技术,又特别爱岗敬业,获得了各村的广泛赞誉。
     &n

第357章、永军转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