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7章、永军转正[2/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目前,南场镇的水果产业是一个支柱产业,也是北塘罐头食品厂的重要原材料来源。
      去年,县里有一次将自收自支人员纳入财政供养的的机会,赵木生听说后,他自己跑了好几趟县里,盯着县里领导,争取了两个转卡指标。
      他把指标争取到手后,组织召开了班子会,经研究决定,将陆永军和另外一名同志,纳入了财政持卡人员。
      这也就是说,陆永军从一名镇政府的合同工,正式转为了南场镇的在编工勤岗人员。
      当办公室通知陆永军填表的时候,陆永军彻底蒙圈了,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刘万山听说姑爷端起了“铁饭碗”,把他可是乐坏了,他对赵木生感激涕零。
      刘万山本是个有奶便是娘的人,他买了不少酒菜,跑到老蔫家里,请老蔫喝酒。
      老蔫一看,刘万山满脸堆笑,极度殷勤,就知道这家伙肯定是有喜事,而且与儿子木生有关系。
      刘万山摆上酒菜,刚要端杯,老蔫便说:“恭喜老刘啊,你家里有了喜事呗?”。
      刘万山心说,这广田很聪明啊,他咋知道我家里有喜事哩,莫不成是木生告诉他的?
      “是啊,是啊,托木生的福,我姑爷陆永军转正了,成了公家人了,端上铁饭碗了,太感谢了,还是木生好啊,照顾老乡亲。”刘万山边端杯边说。
      “听说永军干得不赖,现在他在全镇各村都很有人缘哩,干得好,我儿子木生才能说上话的,这也是永军努力的结果。”老蔫也很会说话。
      老哥俩推杯换盏,喝了一个半醉,现在,刘万山愈发离不开老蔫了。
      这对斗争多年的老冤家,现在居然成了好朋友,坐在一起称兄道弟,喝的不亦乐乎。
      刘万山拜访老蔫,俩人喝酒的第二天,可北塘村都传扬开了,陆永军在镇里干得好,正式转为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了。
      当然,刘万山的闺女刘桂香更高兴,她终于盼着自己的丈夫出人头地了。
      刘桂香不免回忆起,当年,她爹雇佣陆永军来果园剪枝,俩人初次相识,在果园子里对歌的情景。
      那时候,刘桂香就觉得这小伙子与众不同,一是人实在心眼好,再就是这小子很内秀,学啥像啥,学习能力强。
      当年,刘桂香看上陆永军,主动追求他,就是觉得他是个潜力股,现在终于得到了验证。
      也正好堵了她爹刘万山的嘴,那时候,刘桂香与陆永军搞对象,刘万山死活不乐意呢。
      要不是,刘桂香这丫头比较强势,主意头正,这门子婚事还不一定能成哩。
      真正能成事的人,深知人生中学习的极端重要性,他们永远不会失去前行的勇气,而是选择一次次努力学习和成长,更会迎难而上、迎接各种挑战。
      陆永军靠自己的勤奋好学,赢得了他自己的人生转折,这件事在他的家乡三屋村,以及岳父这边都被传为美谈。
      转正后,陆永军工作愈发积极努力,他仍旧每日奔波在去往各村的路上,指导村民修剪果树,给果树除虫、施肥和浇水。
      可以说,陆永军为全镇水果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在,王大江步入永军的后尘,又在为全镇的设施蔬菜和草莓产业日夜操劳着。

第357章、永军转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