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早已迈进了2008年,这是属于中国的奥运年,同样是中国最不平凡的一年。
这年的除夕是2月6日,宽大的春联早已贴在各家各户的大门垛两侧,花花绿绿的“挂钱”迎风招展。
绝大多数人家,都是在集市上购买的商品对联,有纯黑墨汁的,也有烫金的,各种喜庆的对联词汇,烘托出这个节日的喜庆氛围。
赵广田家和赵木生家,这大红春联更是与众不同。
晚生老岳父老卢饱蘸墨汁,泼墨挥毫,写出来的春联,真有墨迹未干的感觉。
哈哈,这下子,可让北塘村的人们开了眼,这么高级别的干部,给咱村老蔫家和木生家写春联了,就说人家老爷子那个字吧,写得遒劲有力,真带劲!
腊月三十,春联贴出去后,就引来了一波参观潮。
这些乡下人,文化水平并不高,可也能看出好赖。老蔫家的春联博得了一片“啧啧”的赞叹声。
赵秋生发挥特长,采用土洋结合的做法,既有现代的海鲜大餐,也有农家的土法炖菜。
整了满满两大桌子菜,小孩子和女人们一大桌,男人们坐在了一起。
赵木生跑了两趟,又把王青山老校长请到家里过年,让他紧挨着老卢落座。
刘大夫的陈年茅台酒被打开,屋子里飘满了茅台酒的酱香味。
开桌酒是赵广田提的,老蔫说:“我们特别荣幸地请到了老亲家和亲家母来家里过年,我看咱们先共同敬二位亲家一杯吧,祝您两位春节快乐!”。
第二杯酒,赵木生张罗敬了德高望重的王校长,把王校长感动得热泪盈眶。
王校长的老伴去世早,儿子王治天也随他母亲而去,女儿远嫁,回不了家,留下王校长孤孤单单。
这些年,多亏王治天的发小赵木生,他把王校长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对待,每年春节都把他接到家里来,怎能不让这位老教育工作者感动呢!
第三杯酒,老卢夫妇共同提了一杯,敬在座的亲戚们,致以谢意,顺祝大家春节好!
按照北方的饮酒习惯,三杯酒过后,大家就各自转圈,开始互相敬酒,餐厅里的气氛特别热烈。
女人和孩子这桌,喝得也很热闹,一家人难得聚得这么齐,几位妯娌也拿着红酒互相敬酒,据说这是老卢从家里带来的拉菲,挺贵的呢!
小孩子们的兴趣点在桌上的好吃喝,这帮小家伙一阵子猛吃,填饱肚子。
然后,大的领着小的,搭帮结伙地跑到冰面上玩耍,男孩子手里的鞭炮,叮当乱响着。
说句实在的,这是老卢这十几年来,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年了。
过日子,过得就是人,你看人家农村这里过年,人也多,也热闹,年味十足。
就说大门口挂着的冰灯吧,这是最具北方特色的物件,里面不再是蜡烛,而是放上现代化的多彩灯泡,五光十色,甚是好看。
年三十晚上,走在大街上,就这些奇形怪状的冰灯,也能算一处风景线了。
酒宴散去,收拾停当,妯娌几个开始做饺子馅,北方特色的酸菜馅、三鲜馅、猪肉大葱馅。
做了满满的三盆,会包饺子的人,都召唤围拢过来,开始动手包饺子。
此刻,城里长大的卢嘉丽对农村的春节,更是充满好奇心,原来这饺子包好后,还可以冻起来。
“大嫂,你快给我讲一讲你们北方过年时,最好玩的故事吧,我可喜欢听了呢!”卢嘉丽边包饺子,边缠磨着大嫂说
第300章、欢乐除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