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
对于出生在北塘的刘慧敏来说,农村过年这套流程和笑话,他知道得太多了。
她一看这三弟的媳妇非让讲,就说:“那我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我给大家讲一个过去农村穷人过年的笑话吧!”。
一听大嫂说讲故事,大家都十分高兴,这位当校长的大嫂,最善于讲故事,她讲得特别生动,闹哄哄的屋里,突然就安静了下来。
刘慧敏说:“过去,农村过年,有一个‘翻筲的习惯,就是把水桶倒扣,放在房檐底下,年三十晚上,一个人去把水桶翻过了,屋里有人问‘明年翻筲了吗?,屋外的人立马回答翻筲了。这就寓意着明年家里日子好过,能赚大钱。”。
刘慧敏把包好的饺子放在盖帘上,喝了一口茶水。
然后,接着讲“说有这么一家啊,家里一个爹和一个傻儿子,三十晚上,爹派儿子去翻筲,结果木水桶被冻在了石台阶上,这傻小子费力九牛二虎之力,也没翻过筲来,他爹急得在屋里一直问‘翻筲了没?”。
有人插嘴问:“那最后,他家到底翻筲了吗?”。
刘慧敏顿了顿说:“当他爹一再催问的时候,就听这傻小子吭哧瘪肚地说‘爹,咱家没翻筲,底掉了!,原来,这小子用力过大,把水桶底拽掉了。听了这话,他爹一屁股坐在炕上,就开始掉眼泪,说‘完喽,这下明年咱家要穷掉底喽!”。
刘慧敏讲完,把在场的人乐得前仰后合,这可是纯三十晚上的笑话。
几位老人,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唠嗑,一边看春晚。
老卢和这几位老人很谈得来,他也没有任何官架子,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
四个老头,就老蔫文化水少点,其他三个老头都有专业,可老蔫也算是专业人士,说理论不行,可老蔫实践经验丰富。
那边刘慧敏故事讲得很精彩,这边老蔫也想分享一个行内的笑话。
老蔫心想“我没你们几个有文化,可是我有故事,我也给你们讲一个。”。
“几位老哥,他们那个屋里笑话讲得很热闹,我给你们讲个木瓦匠行的笑话,调节一下气氛呗?”老蔫开了腔。
几位老人互相递了眼色,大家也都喜欢听,有人说:“哈哈,老赵,童心未泯啊,快讲一个,让我们笑一笑吧!”。
“耍手艺也讲艺德,说的是有一个姓刘的泥瓦匠,如果主家小气或者吃喝不好,他就在干瓦匠活的时候,偷着把大炕的烟囱给堵上一半,等主家炕不好烧倒烟的时候,还得去求他回来给修理,他回来吃饱喝足了后,手到病除,灶子一准好烧,从此便不再倒烟。”老蔫起了个头,喝了几口水。
“后来,人们都传说这刘师傅最擅长修理灶子和烟囱,他被传得神乎其神了。该着他倒霉,他使坏的行为被同行拆穿,结果人们送了他一个雅号‘刘烘眼子。”老蔫语言组织能力还很强,娓娓道来,这倒不像没啥文化的人。
刘大夫说:“我们老刘家怎么出了这么个坏人呢!”。
老蔫接茬讲:“有一次,刘师傅又给人干活,东家的吃喝不济,他想使出杀手锏,糟践东家,可是在他要完工的时候,东家突然去集市买了鲜肉,还买了不少菜,他就偷偷移除了烟囱里的封堵物。”。
“还不错,移除了不就好烧了吗?”老卢也插话说。
“东家格外客气,做了丰盛的酒菜,这老刘一阵子猛搓,吃了个肚圆,结果回到家里后,他开始不停地跑厕所,窜稀跑肚,一直躺了两天才好,原来是东家给他饭菜里放了泻药!”老蔫的故事讲完了。
几个老头都觉得解恨,也有乐得合不上嘴的。
这是,一个充满欢乐的除夕之夜。
老蔫家如此,北塘村所有的家庭也是这样!
第300章、欢乐除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