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新任支书刘文章特别敬业,他在新村现场搭建了一顶军用帐篷,作为他休息和工作的地方。
他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基本都忙碌在施工现场,他确实做到了服从命令,听指挥,扑下身子,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无论本事大小,只要领导交办的工作,能够认真去做,努力去做好,这就是好同志。
刘文章的表现,为他自己赢得了声誉,更让村里的父老乡亲们,对他刮目相看。
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认定了方向,选准了目标,不断地拼搏和奉献,尽管还很年轻,经验不是很足,但是他的表现可圈可点。
更让一些老人,相信部队的历练,选择让孩子到这个火热的集体里去成长,找木生要求把孩子送到部队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有了刘文章的坐镇盯守,减轻了木生负担,他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程质量上。
最近,刘广发的状况没有啥改观,他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连村里的老人和孩子,都躲着他,即使走在大街上,离得很远就改道。
村里人都心照不宣,这个老干部是保守派的代表,他反对建设新村,还没少搞小动作哩。
连几岁的娃娃都知道,这个老头是个坏蛋,不让赵木生给大家盖新楼房。
心情不爽,再加上饮食不佳,刘广发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大把地吃六味地黄丸,虽有缓解,可是他落下了佝偻腰的毛病。
有时候,他在前面走,口袋里的药丸撒出来,就像羊粪蛋似的,逗得一帮孩子,追在他的身后,喊“羊粪蛋,快捡羊粪蛋!”。
当年,曾经叱咤风云,号令全村的刘广发竟然落得这步田地,就连他的亲家赵广合,在他的面前也直起了腰杆子。
两人喝酒坐桌的时候,赵广合脱鞋就上炕,还坐在上岗,端着酒杯,满嘴吹他当年的风流韵事,根本就不再把刘广发放在眼里。
就在北归燕子衔泥修筑好巢穴的时候,北塘新村的第一排三十六户两层小楼,也完成了主体施工。
此时,已能看出房子的基本结构和框架。这立马就成为北塘村的头号新闻。
全村的老少爷们都奔走相告,纷纷跑到现场来,求着刘文章,给找一顶安全帽。
然后,都急忙慌地钻到各个房间里走一走,摸一摸,看看远山,再瞄瞄近水。
哎呀,你们快看看,人家晚生找人设计这房子,结构太合理了,如果内外装修完,再接入温泉水,那简直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一些老人,甚至流下了激动的热泪,闭眼之前,能够搬到这样的房子里,住上几年,这辈子就不白活啊!
一些年轻人,开始三好两好地,嘀咕着,将来要把房子选在一起,做邻居,一起玩耍喝酒都方便。
因北塘新村的建设,也刺激了一种人,那就是媒婆,这附近十里八乡的媒婆,都看着北塘新村的房子眼热,惦记着北塘村人鼓鼓的腰包。
北塘村长相稍微逊色点的小伙子,也被媒婆反复登门,甚至有张罗“娃娃亲”的。
各种花言巧语,各种条件的姑娘,一波接着一波地给介绍,都想抢在新村竣工的时候完婚,过一过北塘村人的神仙日子。
看到这些新的变化,木生内心是幸福和满足的。
他过去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过“再给我赵木生三年,我一定还大家一个新北塘!”。
现在,他的承诺即将变为现实,这怎能不让赵木生兴奋呢!
第277章、土建动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