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234章 、刘家动态[1/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大鹏家拆掉防盗木板,尘土飞扬大搞爱国卫生,撸胳膊挽袖子准备竞选的时候。
      刘广发这里也没闲着,他自知连任无望,更明白镇里对他已不“感冒”,就是侥幸能选上,这活也不好干,有赵木生压制自己,自己不可能伸开腰。
      此时,刘广发不得不从长计议,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次,决不能让大权旁落。”。
      反复掂量之后,他决定推出自己的亲侄子刘文章,这年轻人有朝气,当过兵,我作为老干部,可以继续“垂帘听政”,遥控指挥干预村里的事。
      尽管这是一个“绥靖之计”,可也是刘广发没有办法的办法。
      刘广发拿出花名册,他盘腿坐在炕桌前,开始做功课。
      “全村共有组织成员19人,其中刘家的占了7人,老王家4人,赵家3人,其他杂姓的是5人……。”刘广发开始分堆,逐个研究这些人。
      这些年,借着自己当支书多年的优势,刘家组织成员占比最高,这也是刘广发张罗刘家人参选的底气。
      就在十月份,北塘的闲话中心,还在谈论国家大事,主要集中在156米的三峡大坝蓄水,当然,也有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这都是国家层面的大工程,是创举。
      甚至,有的人能够把三峡水利工程建设讲得绘声绘色,提到移民的时候,还落下了眼泪。
      现在的农民,已经是新时代的高素质农民,他们更加关心国家大事,也关心政治。
      尽管是小农民,也都有着爱国情怀,更为国家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感到自豪和骄傲。
      现在,大家的话题一股脑都转到选举上,平头百姓都开始关心政治,更何况刘广发这个北塘村核心政治人物呢!
      有了想法,做了功课之后,刘广发就开始行动,首先,他要给侄子刘文章洗脑上课。
      唉!这孩子当过5年兵,在部队加入的组织,思想还算先进,就是有些木讷。
      “老婆子,晚上炒几个菜,把文章叫过来,一起吃个饭,我有话要对他讲。”刘广发近乎用命令的口吻,给老婆布置了任务。
      这一年来,广发老婆不敢招惹他,她知道老头子心情不好,只好一改过去的泼辣风格,硬着头皮唯唯诺诺地伺候着广发。
      晚上六点钟的时候,刘文章下班回家,他母亲告诉他,说:“你大伯让你去家里吃饭呢,赶快收拾一下去吧!”。
      刘文章听了母亲的话,急忙慌地洗了一把脸,就奔向了刘广发家。
      文章一进屋,就发现大伯不太高兴,脸上挂着不悦,说:“磨磨蹭蹭的,下班半天了,怎么才来啊!看你这打扮,太不着调了!”。
      刘文章心里清楚,这个当支书的大伯要求高,特别是对他要求更高,总是训他麻木不仁。
      这时,刘广发也感觉自己有些太严肃,他立马变了笑脸,说:“文章,别紧张,快坐下,咱俩喝点酒,说会儿话。”。
      刘文章打了一个立正,说声“是”,刚要抬手敬礼。
      刘广发抓住了侄子的手,给他下台阶,说:“咱这是家里,不兴你们部队那一套,坐,快坐!”。
      刘广发眼神一扫,把酒杯递给了侄子,说:“满上,咱俩干一杯。”。
      等刘文章斟上酒后,刘广发端起酒杯,伸手和侄子碰了杯,他一饮而尽,喝出了声响,吧嗒着最回味酒的香气。
      站在旁边的广发老婆心里清楚,这是老头子高兴了,一般把酒喝出声响,就意味着老刘心情比较爽。
      如果心情不好,他就会一盅接一盅地喝,没有一点声响。
      刘广发放下酒杯,说:“来,侄子,吃菜,吃菜。”。
      见大伯如此热情,刘文章紧张的情绪有所缓解,他拿起筷子吃了几口菜。
      然后,刘文章也给大伯斟了一杯酒,自己也倒了一杯,端起酒杯,说:“大伯,我敬您一杯!”。
      喝过三杯酒后,刘文章有些拘谨地问:“大伯,您找我有

第 234章 、刘家动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