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3章、大鹏归乡[1/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收了地里的白菜萝卜,外村的一群牛羊在北塘农场寻找菜叶果腹。
      第一场霜冻早已过去,树叶在秋风的吹扫下,落了一大半,一切都呈现出萧条的景象。
      北塘村里却是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呈现出繁忙景象。
      王大鹏带着一副蛤蟆镜,嘎吱窝下夹着小皮包,从驾驶位置上下来,急匆匆地回到了家里。
      再看他这家,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过,院子里荒草凄凄,树叶落了一大层,门窗都用木板子封死,古老的石头牛槽横卧在那里,不见一头牛马。
      整个院落都是颓废之气,连只鸡鸭也没有,除了几只喜鹊蹲在月台上,叽喳叫着,不见其他活物。
      这些年,王大鹏在县城开了一个家政公司,生意一直很不错。
      偶尔回家,也是在老爷子家里吃上一餐饭,就匆匆返回城里,忙自己的生意去了。
      据说,王大鹏最早是干零活,主要是给房屋做防水,他从一个南方人那里学的手艺。
      后来,他租了一间房,拓展业务范围,什么擦玻璃、搞卫生、家庭日常修理、介绍保姆、房屋买卖,他都干。
      赚了钱之后,王大鹏在县城买了楼房,过上了小康生活。
      王大鹏的实力,与赵木生没有可比性。
      可如今赵木生已经当了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不可能再竞选北塘村主任。
      这无疑给了村里人一个机会,目前,北塘村产业发达,资金雄厚,这权力的诱惑性可想而知。
      从古至今,人们对权力的追逐就没有停止过,权力就意味着财富和机遇,权力给人带来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王大鹏的老婆赵菊花,也从副驾驶位置下了车,这女人颇有几番姿色,长得十分丰满漂亮。
      赵菊花不像一般的农村女人,粗手大脚、皮肤粗糙,年轻时候就是村花,是一个美人坯子,颇有一众追求者,提媒的人曾踢破门槛子。
      最后,在北塘串亲戚时,认识了王大鹏,相中了王大鹏的长相。
      再加上王大鹏嘴巧,有点口才,会哄女人开心,何况大鹏的父亲是村会计,家庭条件也不赖呢!
      俩人认识后,赵菊花就和王大鹏秘密交往,没到两个月,情到深处的俩人就滚到了一个被窝里,这在那个略有封建的年代,并不多见。
      那时,赵菊花家的远房亲戚,给赵菊花提了一个亲,人家男方家趁人值,是城里的大老板,家里就一个儿子。
      菊花爹催着闺女相亲去,这丫头死活不去,老爷子哪里知道,闺女和王大鹏早已生米煮成了熟饭。
      王大鹏没有花费多少彩礼钱,就白拣了一个村花级的漂亮媳妇。
      当年,把村里的光棍们,给羡慕得眼珠子掉了一地。
      这次,王大鹏夫妻双双把家还,就不打算走了,他俩要参加村里的选举。
      王大鹏准备竞选村主任,赵菊花准备竞选妇女主任,按理说这是应该回避的,夫妻只能有一人参加选举。
      可人家老王会计,人老不糊涂,懂选举政策,规则也清楚,这叫穿雨衣打雨伞“双保险”。
      老王头说:“谁说两口子不能同时参加第一轮海选啊!必须参加!!”。
      赵菊花一下车,就吵吵着让丈夫把门窗打开。
      王大鹏拿出了钳子和榔头,叮叮当当一阵子忙活,把钉在门窗上的木板拆个精光。
      赵菊花换上破旧的衣服,用旧围巾包住了头发,开始了大扫除工作。
      菊花是个很能干的女人,家里的家政公司能够做大,菊花功不可没。
      当惯老板的王大鹏,现在习惯指手画脚,发号施令,下不了辛苦。
      这毛病都是菊花给惯的,这个疼爷们的女人,既怕丈夫累着,又看不惯他动嘴不动手,确实挺矛盾的。
      不到半天的功夫,王大鹏就挨了四五次骂。王大鹏早已习惯了菊花的唠叨“就你懒驴上磨屎尿多!挺大个老爷们,他妈的干点活这费劲!”。
      “人家痛风又犯了,走几步路都费劲哩!

第233章、大鹏归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