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1章、审批遇阻[1/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间是最不留情的,它会带走一些幸福,也会留下一些痛苦,它就像一面镜子,时时会照出一切的真相。
      日子像流水一样,有时平展,有时曲折,但它永远是向前的。
      上个秋天落叶纷飞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这个春天就悄然而至。
      部分阳坡地段,小草已经露出了头,北塘村那些不惧寒冷的小野花,也开始绽放在风中。
      就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时节,赵木生力排众议,启动了村级养老院的建设。
      其实,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活在当下,为己利他。
      木生就是秉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初衷,坚持这个养老院项目的。
      鞭炮齐鸣之后,烟尘散去。
      木生一声令下,开挖地基的钩机启动,在发动机轰鸣中,项目建设开始了。
      这种项目,自然会吸引一众老人,几乎村里所有的老头和老太太,能走的都来了。
      有的拄着拐杖,有的让儿女骑车带过来,他们对这个项目充满了憧憬,这里应该有他们幸福的晚年生活。
      不算太老的赵广合,站在一处土坡上,也在看热闹,对面的刘万山瞪着眼睛,怒视着他,刘万山的心中还是解不开这个仇疙瘩。
      赵广合的状况,比过去强了许多,在牛场干得很卖力气,就是年纪偏大,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他除了干活,就是往家里跑,帮助闺女哄外孙子。
      提起哄外孙的事,还曾经有过一个小插曲。
      刘广发起初坚决不让赵广合碰孙子。
      “缺德的赵广合,干了一辈子坏事,不能让他沾孩子边,否则会把孩子教坏的。”刘广发叮嘱他老婆,让她看着点赵广合。
      从奶奶的角度,广发媳妇也委婉地向儿媳妇表达了这个意思。
      赵英芳明白婆家的想法,她对她爹的人品心知肚明。
      因此,赵英芳也尽量不让她爹多接触孩子,她想尊重婆家人的感受。
      可人家赵广合,并不理会这一套,他给外孙子买各种好吃的,好玩的,拉近与孩子的感情。
      可能也是血缘关系吧,这小外孙特别喜欢赵广合,不论怎么不高兴,就是哭得厉害的时候,一见到外公就乐呵。
      时间长了,刘广发那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再去管了。
      干建筑行的木生,他最懂建筑施工。
      为此,他调派了一个好工长,把工程的事交代给他。
      这段时间,木生的心思主要放在了慧敏身上,慧敏大龄怀孕,木生自是悉心照料着她。
      现在,他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多陪陪妻子了。
      春天总是撩人的,木生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书,细心地阅读着,他在给自己充电。
      他在妻子刘慧敏的鼓励和引导下,变得十分爱学习。
      就是这种热爱,就足以让他跨过人潮,显得与众不同,并且拥抱美好。
      作为教育工作者,慧敏善于接受各种讯息,她坚持读书看报,研究国家的方针和政策。
      慧敏也经常督促木生学习文化,她说:“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一定要抓紧提升自己。”。
      这一切努力的背后,正在给木生制造着一个生机。
      那些命运的峰回路转,抑或是柳暗花明的惊喜,都是在努力的背后,酝酿着一番不同的浪漫。
      木生敏锐地发现,3月2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宣布了免除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农业税,还有12个省份农业税降低了1个百分点。
      这些,国家层面的新政策,都在激励着木生,他也坚定了搞农业产业化的决心。
     &

第211章、审批遇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