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流逝,总是在无声无息中,一阵子紧张忙碌过后,北塘村该报的申请都已上报。
接下来,仍然是等待,木生对照图纸,仔细合计了一番,确定了下一步行动计划。
当前,除了把北塘村的产业规划设计公布出去,宣传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好处,或者动员农民用土地入股,成为当务之急。
特别是,那几个蹲在东墙根的老顽固,成为了几块难啃的硬骨头。
这几个老家伙,属于各种鸡鸭鱼刺嘎啦皮。
他们放出口风,扬言“谁也甭想占我家的土地,你赵木生搞出金疙瘩,我们也不羡慕,我们就是喜欢种自家地。”。
他们并不是与赵木生有过节,而是习惯于“村里提倡的,俺们就反对!”。
总是以和村委会唱对台戏为乐,其实就是刷存在感,显得自己很牛逼。
如今,已经实行责任制,土地承包权在个人手里,倘若村民不愿意把土地交给集体来集约化使用,这对于项目而言,确实是个大难题。
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刘杠头的老兄弟,他勾结了刘万山等人,开始各种耍难揍,目的就是给赵木生出难题。
更可气的是,刘万山和赵老蔫近乎了好些年,借了老蔫家不少光,却反复无常,翻脸不认人。
就在不久前的民事诉讼,这也是他刘万山开创的先河。
不过,木生却认为刘万山诉得好,因为有了法院的判决,免得木生落得一个乱拍板做主的口实。
如今,刘万山却成为了站在木生对立面的第一人。
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给自家制砖机折腾出一个满意的价钱,赢得谈判的筹码。
刘万山本就有着诡计多端的底子,那几个老家伙更是愿意听小狐狸的,对他出的馊主意,都言听计从。
一勤天下无难事,前期,人家赵木生早已经摸底清楚,这几个老家伙并不是铁板一块。
木生建筑公司人多的时候,有三百多号人,都被他给管理得井井有条,板板正正。
赵木生做事以“和”为大原则,人家之所以能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企业老板,就得确实“有两把刷子”。
研究人、研究事,还得学会用人,以及化解矛盾纠纷和各种危机。
木生巧妙地避开了和刘万山正面交锋,根本就不想给他讨价还价的机会。
他把做刘万山工作的事,安排给了李月娥,刘万山见到李月娥,就好像老鼠见了猫。
其中的原因,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可瞒不过赵木生,他的群众走访工作做得很细致。
不过,赵木生交代工作任务的时候,也给李月娥权力,让她承诺未来给刘万山的儿子、媳妇,姑爷和姑娘,全都安排工作。
这个条件,十分具有诱惑力,何况你刘万山儿子的媳妇,还是人家赵木生帮着张罗的。
有了这些诱人的条件,李月娥做起工作来,自然压力小了不少。
“老刘,人们都在背后,说你是最没良心的人,人家老蔫家可没少帮助你,现如今你乱弹跳,搞破坏,你觉得合适吗?”李月娥的辣劲上来,谁都不惯着。
另外,刘万山在李月娥这里有短处,当年,他拦路调戏“烂桃”,欲图谋不轨,被民兵连长生擒活捉,还是李月娥给他解的围。
“唉,我说五全媳妇,你可不能这么说话,这话怎么一到你的嘴里,就这么难听呢!”刘万山眨巴着小眼睛,有些不乐意。
“我说,刘大哥,我说话就这样,不过,我这人办事可比你强,人家赵木生图个啥呢,搭钱搭功夫,一心想把咱村搞好,如果设计的事都实现,咱村可是富得流油
第169章 、项目启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