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9章 、项目启动[2/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可不能拖后腿,干缺德事。”李月娥继续说刘万山的不是。
      “村里富了,与我何干?我自己富才是真的富”刘万山不听她这一套。
      “村里富了,每年年底有分红,再说了,木生说可以给你家姑娘和儿子安排工作,好事多着哩!”李月娥接着说。
      不到几个回合,刘万山就败下阵来,彻底服软和告饶。
      他向李月娥表示“以后,村里怎么安排,我都无条件服从,绝不再反对。”。
      其他几个老顽固一看,你他妈刘万山跳得最欢,结果,比谁跑得都快,他先举手投降了。
      得了,赵木生也是好心,把村里搞好了,子孙后代都沾光,最终,都作鸟兽散。
      有些时候,这人啊,就是不可思议。
      这几个老顽固,在赵木生面前,也都变得谦卑和客气起来。
      “木生啊!需要我们老哥几个干啥,你就吱声!”
      “目前,不用,等我修咱村养老院的时候,你们各位给我多出出主意。”木生继续和他们打哈哈,并对未来的村民养老有了最初的想法。
      在项目正式实施之前,赵木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
      绝大多数都承诺,如果村里项目占到自家土地,服从村里安排。
      村里写出了正式的公告,占用土地算村委会承租,每亩地的土地租金暂定为八百元。
      这在当年,可是一个不错的租价,村民们都满意,也很知足。
      打通集约使用土地的障碍后,赵木生谋划着眼前能操作的项目,先期启动。
      现在,他认为开挖养鱼池,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他和村委班子,一起研究设计图,将涉及地块的土地圈定。
      随后,与占用土地的农户签订了土地承包协议,以北塘村委会的名义,租下了这些土地。
      他又到镇政府办理了复耕承诺书,缴纳了复耕保证金。
      办完了这些后,他找人租了机械设备,再次轰隆隆开进了北塘村,小南河边。
      这次,与当年赵福贵挖鱼塘不同,有了精细化的设计,各部位的造型和尺寸都是固定的,既有实用性,又兼顾了美观性。
      人家蒋教授给的图纸上各个部位的尺寸,非常详细,功能标注的很清楚。
      机械设备操作手,根据图纸的标注,用白灰洒下了开挖线。
      在核对无误后,发动机车,开始作业,三四台设备同时作业,场面宏大。
      站在一旁观望的赵福贵,独自愣神发呆,他的心情也是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这事是福是祸,会不会冲击影响他的鱼塘。
      “福贵叔,想啥呢?”木生径直来到他的面前,递上了烟卷。
      “没想啥,我怕这么多鱼塘,这鱼不好卖啊!”赵福贵点着烟卷,抽了两口,然后说。
      木生知道赵福贵在担心啥,便说:“有句老话说的是买卖不怕扎堆,咱们规模扩大了,影响力和功能会变大,这样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来玩,您就等着收钱吧?”。
      “我看悬乎,大家这才吃饱饭几年啊,也就是饭馆买点我的鱼,有些人家还吃不起鱼呢!甭说来咱这里钓鱼啊!”赵福贵嘴里唠叨着,他的担心还在。
      不管怎么样,伴随着垂钓乐园的动工,北塘村整体产业项目开始了,这注定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
      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就把图纸变为现实,但是,赵木生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有了方向,再有了坚实的脚步,未来可期!

第169章 、项目启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