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发坚决反对儿子这门亲事,可现如今儿子已经与赵英芳登记,正在收拾房子。
把他气得在炕上躺了两天,他媳妇不停催促他起来,赶紧帮儿子张罗婚礼。
刘广发大吼:“爱咋地咋地,娶了赵广合的闺女,他就不是我儿子了,我不管他,我到底要看看他能尿多高。”。
王大军听说刘万民张罗结婚,他自己开始盘算起来,这个忙到底要不要帮。
他知道刘广发在气头上,肯定不会管儿子的婚事,他太了解刘广发了。
当他在大街上碰见刘广发媳妇,假装问起万民的婚事:“弟妹,听说万民要结婚,这事得早点张罗啊,眼见就要过年了。”。
刘广发媳妇听王大军问起此事,不禁落泪,说:“我家广发,那倔脾气,你是知道的,他死活不管儿子这事。”。
王大军说:“这当爹妈的不出面,儿子的婚礼没法办啊!”。
“我也正在发愁这件事,俩孩子把日子都选好了,这可怎么办,要不,你受累给张罗张罗呗?”刘广发媳妇提出了帮忙请求。
这个请求弄得王大军很为难,答应了吧,我算是干啥的!不答应吧,人家提出帮忙请求了。
也许,刘广发是好面子,毕竟俩人一起搭班子,王大军迅速盘算过后,便说:“既然弟妹说让我帮忙,那我就义不容辞了,尽我最大努力,把事往好办。不过,如果办不好,弟妹可别埋怨我啊。”。
随后,王大军主动上门,来到赵广合家里,此刻,房子已经被刘万民收拾得焕然一新,赵广志也在院子里帮着忙活着。
“哎呀,收拾得差不多了,我今天过来看看,有没有需要我干的事?”王大军高着嗓门进了里屋。
赵英芳忙着给王大军端茶倒水,递上了烟卷。
赵广志和王大军面对面坐好,广志说:“谢谢,我们都准备差不多了,就等二十六正日子了。”。
“日子已经选好了,请帖发了没?”
刘万民搭话说:“叔,我们已经把主要亲戚走一遍了,英芳我俩商量了,不准备大操大办,就请点关系近的亲人,吃一顿饭就算完事了。”。
“那怎么能行啊,依我看,你得多准备点吃喝,我估计来得人不会太少哩,别到时,没吃没喝,可就抓瞎了。”王大军依据刘广发的威望和地位,他给出了建议。
“我俩这婚事,我爹不同意,不会来那么多人吧?”刘万民有些不解。
“小子,你就听我的,明天就去集上再多买点肉和酒,没钱来我这里拿。”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赵广志把婚礼总负责人的重任,就交给了王大军,这事是王大军擅长的,他已经记不清张罗过多少场婚礼了。
就在王大军走后,王翠花来到了赵英芳这里。
“听说你俩要结婚,二婶过来看看,有啥需要帮忙的,你俩就说话。”王翠花说着话,掏出了一个二百块钱的红包。
赵英芳和刘万民自是千恩万谢,给二婶子拿喜糖,又说了些亲热的话。
走得时候,王翠花又掏出两千块钱,说:“这是你二叔我俩借给你办婚礼的钱,啥时候有,啥时候还。”。
很快,结婚的日子就来到了,往日破败的赵广合家被收拾一新,旧房子更换了敞亮的门窗,也焕发出一些现代气息。
这是北塘村,几十年来,第一个本村婚嫁,更是刘家和赵家两大姓氏的首次联姻,因此,整个村子都行动了起来。
正像王大军预判的那样,这个季节,外出打工的人们都回来过年了,村里的人很齐。
王大军里外安排得很周全,赵木生和王治天的豪车,都被他征用了,又去镇上租了几辆车,组成了一个婚车队。
拉着打扮好的新娘赵英芳,按照不走回头路的路线设计,在村里转了一大圈,当新娘子下车的鞭炮声响起,北塘村进入了喜庆模式。
婚礼按照王大军的设计,钉门帘、泼洗脸水、吃子孙饺子,结婚典礼依次进行。
第139章、喜结连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