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9章、喜结连理[2/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时,刘广发躺在自家的炕上,听着儿子结婚的鞭炮声,他的内心五味杂陈,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他媳妇早已跑到婚礼上忙活,她可顾不上丈夫的阻拦了。
      刘广发对于王大军的看法,也是矛盾的,有时候,他很感激王大军帮忙,偶尔,他的内心深处也会掠过一丝不快,就你王大军能,我儿子结婚,你倒扮演了主角。
      可是,刘广发,你不想一想,你这个当爹的不给力,年轻人的爱情,你无力阻拦,又死要面子活受罪。
      赵广合的左邻右舍,都被王大军安排成了待客的场所,村里随份子的男男女女,有的还带着小孩子,大口地吃着饭菜,喝着喜酒。
      只有刘万山,匆匆忙忙过来随了份子钱,他推脱说家里有事,回到他的小楼里,自己喝起了闷酒。
      晚上,一群半大小子闹完洞房,刘万民的婚礼结束,广发媳妇回到了家里。
      当她拿出带回来的吃喝,递给丈夫,说:“吃点东西吧,儿子铁了心要娶赵英芳,咱当爹妈的挡不住,今天的婚礼,亏得人家大军帮忙,办得不错。就这样吧,别再拉着你那老脸了。”。
      “哼,你知道他王大军心里憋得啥暗屁,没准他乐不得我儿子娶赵英芳呢,你可别看他笑面虎似的,这家伙坏透了,不定哪天该他倒霉,走背字呢!”刘广发显出了他狭隘的一面。
      再怎么说,人家王大军是真正帮忙了,这世上,能够雪中送炭的人,不是很多。
      今年的制种玉米,再次丰收,北塘村的家家户户收成都不赖,南场乡制种玉米推广力度很大,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得到了县政府的表彰。
      乡里组织了热闹的正月十五花会,各村都选送了节目,北塘村王大军亲自带队,把村里所有的文艺骨干都动员起来,到乡里进行表演。
      这是这个北方小镇最红火热闹的节日了,各个村的农民也都乐得看这个热闹,几乎都是全家出动,穿着过年的新衣服,男女老少都挤到镇子上来,把个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锣鼓家什敲起来,舞龙舞狮、高跷旱船、大头娃娃,还有大秧歌,悟空、八戒,还有妖里妖气的媒婆,手里拿着大烟袋锅,“二贵摔跤”表演的活灵活现。
      一些善于捕捉商机的买卖人,怎能错过这个好时机,气球、儿童玩具、糖葫芦、糕点,各种吃穿用的小玩意,追着人群兜售。
      西边老戏台,还有五天大戏,同步开锣上演,梆子戏吸引了一群梆子迷,一些老人拿了凳子,有的干脆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听得津津有味。
      北塘村的花会节目,历来在全乡处于上等水平,村里的二先生和老蔫都有些文艺细胞,每年都能做到推陈出新。
      村里木生和治天这些富豪,出手大方,只要是全乡汇演,他们必是慷慨解囊,给掏钱置办服装和道具。
      甚至有些人,十里八里赶过来,专门为了看一眼北塘村秧歌,他们关注的是今年又有啥新节目。
      正月十六,秧歌汇演接近尾声,王大军正准备带领队伍返回北塘村。
      突然,乡里刘书记找到了他,说:“大军啊,一会儿,你来我办公室,有些事想和你聊一聊呢。”。
      按往常规律,王大军去乡里汇报工作,十几里路,都是骑着摩托车赶回家里。
      可是,半夜时候,王大军媳妇睡醒一觉,她发现丈夫依然没有回家,她以为丈夫又是老毛病犯了,不定跑那个野娘们的被窝去了呢!
      气得她,后半夜一直没有合眼。
      吃过早饭后,她还在琢磨丈夫去了哪里的事,有两个人走进了院子。
      “请问,这是王大军家吗?”来人喊问了一声。
      王大军媳妇忙慌迎了出去,说:“是,这是王大军家。”
      来人自我介绍说:“我们是乡里的,你家王大军被县里来人带走了,说有事需要他配合调查,我们来告诉你一声,别惦记他,调查完,他就回来了。”
      王大军媳妇听了,犹如晴天霹雳,她已经预感到事情不妙,这可不是简单的男女作风问题,保不齐问题很严重哩。
      等乡里的两个人走后,王大军媳妇一屁股坐在了炕沿上,我的天啊!这可怎么办?

第139章、喜结连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