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肯定一学就会,这个我打包票。”刘万山信誓旦旦地说。
老蔫一看,刘万山把话说到这里了,也就只能应承了,说:“老刘,咱哥俩关系不错,给你这个面子,让万存过来试试吧!不过这活你是知道的,按搓澡的人数领工资,多劳多得啊!”。
“谢谢了,没事,老二活干得少的时候,我可以偷着给你点钱,你给补上,就当是你给发工资了吧!”刘万山说出了他的计划。
毕竟是亲兄弟,怕弄到一个锅里闹矛盾,挤出点钱贴补,还是不成问题的。
第二天,刘万山把刘万存领到了老蔫的浴池,总算把他这个不争气的兄弟安顿好了。
不过,他兄弟媳妇竟然不搭他交情,背地里说“还是人家老蔫心眼好,刘万山这个大哥就是臭狗屎,连亲兄弟都不肯帮!”。
等刘万存占上了搓澡工这个位置,本村有好几个人都拍大腿,后悔自己死要面子活受罪,不如早点去问问老蔫了,这个既能照顾家,又能挣钱的好差事,被刘万存抢了先。
当老蔫本家叔辈人,拄着拐杖,漏着大豁牙子,来央求老蔫,给孩子找个营生干的时候,老蔫也十分难受,可他又能有啥好办法呢!
“大叔,三叔,我这里用人有限啊,实在找不出啥好营生,等我问问木生,看看能不能在他工地,给找点事干干……。”老蔫也只能用这类话来安慰这些长辈。
他心里十分清楚,这些长辈已经风烛残年,把儿子都拴在了家里,根本不可能出去打工,要是能打工早就走了,现在,只能眼睁睁地在家里受穷。
打发走了这些人,老蔫的心肝宝贝四凤放学回家了。
这四凤自从做了手术,身体恢复了健康,个子长高了不少,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了,她继承了她父亲的良好基因,又兼顾了母亲的身高优势。
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自从四凤上学以后,这丫头的学习成绩特别好,从小立志学习晚生的她,在班级,乃至年级里,都是永远的第一名。
有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一道算术题,老师刚写完题目,人家四凤就已经做完,而且是百分之百的标准答案。
老蔫家里,晚生的奖状刚刚下墙,这四凤的奖状便像雪片似的而来,把家里的墙上贴了一个满满登登。
每当村邻们夸赞四凤的时候,老蔫自是喜上眉梢,这种感觉比当年晚生当“学霸”时还强烈。
四凤也特别懂事,每天放学回家,手脚都不闲着,帮着家里干许多家务活,一些简单的饭菜基本可以独立完成。
每当四凤围绕着老蔫,一句一句“爸,爸”地叫着,老蔫便立马疲劳全无,他已经被这小棉袄哄得找不到北了。
老蔫自觉得很满足了,家里的三个儿子都出息了,老大成了老板,老二吃百家饭,耍技术,收入不菲,老三吃上公家饭,前途大好,这四凤又这么懂事优秀。
这一切,就像是做梦一样,恍惚之间就得以实现了。
老蔫家成了北塘村的标杆家庭,许多家都攒着劲想追赶他,可是永远也追赶不上啊!
到现在这个年月,北塘村已经开始出现贫富差距,那些头脑灵活,有点技能的人,现在都成了冒尖户,而过去那些按部就班,思想保守古板的人,也仅能吃饱肚皮,手里没有富余的钱。
看似一切都走向了正轨,其实,贫富分化正在进行,而且差距会越拉越大,用不了几年,就会有人成为土财主,可有些人就会受大穷。
这已经不是穷有理,穷光荣的时代了,你懒,你受不了苦,头脑再不灵光,你就只能穷着,没有人会去同情你,甚至帮衬你的,一切都正常。
甚至,有些人开始怀念那火红的大集体,在合作社的时候,大家伙的差别不太大,给了所有劳动者同样的平台和待遇。
这些老话题,几乎成了东墙根那几个老家伙的永恒话题,动不动就说”生产队时候,怎么怎么地……。“
这个时代,注定是属于奋斗者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和愁绪的时代!
第128章、走向正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