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吧?”。
论经历和文化,陆永军要比文里广泛得多,他早些年一直跟随他的叔叔,到处跑修整果树,所以他还是有一些见识的。
陆永军把冰棍从嘴里拿出来,说:“爸,依我看,咱们现在的砖卖的太便宜,特别是一些个人买家划价太厉害,我认为咱们应该多联系一些公家,搞一些公关,反正是公家的事,一块砖多卖几厘钱,一年就能多卖不少钱哩!”。
刘万山第一次听姑爷这样的见解,心中暗自窃喜,更感觉到开这个家庭会议是很有必要的。
平时,这一家人各有各的工种,每天都在忙活窑上的苦重活计,现在,大家在一起聊一聊就很好,三个臭皮匠,能赶上一个诸葛亮嘛!
刘万山也是第一次听说“攻关”这个词,他接着姑爷的话茬问:“永军,咋个攻关法呢?”。
“爸,攻关就是请请客,给管事的送送礼,人家拿了咱家的礼,吃喝了咱家,就多给咱家钱。”。
“哦,这倒是一个新思路,也是,老话说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这没毛病!”刘万山表示了肯定。
陆永军说:“我认识一个卖化肥的,他可是个能人,成车皮地往咱这运化肥,他都是靠攻关,有空的话,我去找他取取经,学习学习。”。
刘桂香也插话说:“对,这家伙,可厉害了,整兜子拎着钱,到处跑。”。
刘万山现在才明白,自己的砖瓦好,这只是一个方面,还得学会卖砖,学会攻关,更得有优质客户。
“好,永军你就跑一跑这件事吧。”刘万山此刻的情绪很激动。
他也破天荒地拿起了一根冰棍,撕掉包纸,放到了嘴里,稍后说:“我现在还有一个想法,今年咱们好好干,明年咱家翻盖房子,盖他个两层小楼,让那些瞧不起咱家的人,眼馋难受去。”。
刘文里听他爹说出这个宏愿时,着实吓了一跳,北塘村的住房还比较原始,这几年,一些外地务工的人家,挣了一些钱,回来才把茅草房翻盖成瓦房。
至于说楼房,全北塘村也没有一户啊!想想看,如果当年奸懒馋滑的刘万山家,盖起楼房来,这无疑是具有震动性的。
刘桂香说:“爹,咱这步子迈得有点大了吧,窑上才开始干,到处都需要钱,等过两年再说吧!”。
刘万山叹了口气,说:“人为一口气,佛为一炷香,咱就得这么办,把房子弄好了,也省得永军你俩住厢房,爹这心里也不好受哩。”。
最后,刘万山的家庭会议一直开到深夜,又商议了窑上的生产。
玉米抽雄结束后,雄株很快就完成了授粉的使命,村里的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挥舞着镰刀割除雄株玉米,这可是颠覆农民认知的一件事。
老辈子流传下来的种地模式,就是春种夏耘秋收,没有这些复杂的流程,现在北塘村的庄稼人,为了那金子般珍贵的玉米种子,还在劳作着,期盼着。
割雄结束后,农民们进入了收秋的等待中,一些老庄稼人,没事就往地里跑,看着这些金娃娃一天一个样,长得很快,心情十分激动。
我们的赵老蔫,此时的目光都关注在他的果实上,他还顾不上去看他的玉米,有了陆永军的专业指导,本就聪明的老蔫,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再加上春季的疏花疏果。
今年,老蔫果园里的水果长势喜人。
当然,前一阵子,老蔫抓空跑了纸箱厂,定做了一批装苹果的纸箱,用不了几天,厂家就会送货上门来。
他采纳了刘文里的建议,准备秋天的时候,给这些水果打扮一番,有了好的水果,再有这漂亮的包装,一定会卖个好价钱的。
就目前的形势看,北塘村的这个秋天,已经注定是一个大丰收的秋天。
昨天,情绪并不高的刘广发,突然接到乡里的通知说:乡里决定在北塘村召开全乡玉米制种现场交流会。
好家伙,这又得够村里准备一阵子的!
第116章、丰收之年[2/2页]